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三百八十二章 企业是有属性的(2/5)

之前,他想进一步发展梅钢,都会受到严重的限制,这不是他希望看到的。

沈淮将他的想法,说给孙亚琳、宋鸿军听。

“一家直接年产能达八十万吨钢的钢企,相关联企业总年产值可能突破四十亿的产业链群,都不能叫你满足啊?”宋鸿军撇撇嘴,一副很难跟沈淮沟通的费解语气,说道,“你的野心,到底有多大?”

“富士制铁想通过日本国内的产业整合,加速其海外产业布局,五年内达到年产能两千万吨的目标,”沈淮笑道,“要是说三五年内就要发展到这个程度,那是吹牛;要是我们二十年发展计划都不敢以超越富士制铁为目标,那真算不上有什么雄心大志。”

宋鸿军咂咂嘴,有些不知道该怎么评价沈淮的“雄心大志”:

燕京钢铁年产六百万吨钢,已经是副部级国企;燕钢集团的董事,政治地位甚至比普通的副省部级官员都要高,是中央候补委员。

只要沈淮保持梅钢公有股权占主体的性质不变,只要沈淮不放弃党内身份,只要梅钢的产能、产值、利润规模能不断往上突破,梅钢也是可以升级的。

沈淮见宋鸿军咂嘴,笑道:“怎么,不敢有这样的野心?”

“你对国内钢铁产业的发展前景这么乐观,有什么依据没有呢?”宋鸿军问道。

“欧美日韩等国,都差不多已经完成工业化,所以国家在工业化过程当中,对钢铁需求总量都是可以估算的,”沈淮说道,“只要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不给打断,到工业化完成之际,总计需要消耗掉两百亿吨钢铁。如果说我们想在未来五十年内完成工业化进程,那到国内工业化发展的顶峰时期,国内钢铁产业的产能至少要达到四亿吨才够,你说国内当前的钢铁产业跟这个目标相比,还差多少?”

“这专业的跟咱们不专业的,看问题的深度就是不一样啊……”宋鸿军转回头,跟孙亚琳悻悻的说道。

当年国内钢铁产业总的目标只是牟求突破一亿吨年产量,很少有人说直接将目标放在四亿吨年产量上。

“不专业的那是你,”孙亚琳不屑的说道,“你那点小心思,还能瞒得过别人,说到底,不就对中国崛起没信心吗?”

宋鸿军叫孙亚琳戳中要害,嘿然而笑。

其实国内整个经济发展的远景目标并不难确定,国家早在改革开放之初就从最高层面提出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百年不变的方针。这个就是从完成工业现代化这个主要目标进行估算的,并非中央领导人摸头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