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131 圈地(3/6)

如此圈地,费心费钱?

下官若是替县主圈地的话,不仅仅不需要县主花一文钱,也不会扰民,更不会给人口舌,恕下官愚昧,还望县主不吝解惑。”

昌平县令董怀义,感受到了眼前的县主,绝不会是粗暴的以权势逼人的人,能一出手就是五万,就说明县主有如此圈地的必要,并且不会出现粗暴撵人的恶劣行为。可这实在是不合常理啊!

“不瞒县令,既然昌平成了本县主的封地,本县主最盼望的就是昌平富裕,可现在昌平给我的感觉,就两个字,贫瘠。

虽然有缺乏良好土地因素,也有缺乏青壮因素,但只要我们昌平有人,就可以改善我们昌平的生活。

我想用我自己的力量,努力带着全昌平的百姓富裕起来,所以才如此圈地,看起来我是将小半个昌平拦腰斩断,损人不利己。

但如此做法,假如我的私产极为富裕起来的话,就会带动我私产四周的百姓有活做,有粮食吃,有银子存,进而带动整个昌平富裕,县令以为否?”

既然县令如此忧国忧民,还担忧自己,谢文婧觉得自己可以跟他好好相处,争取获得县令的肯定和支持。

董怀义随着谢文婧的话,再次回想地图上她圈的地方,细细长长,若这细细长长的地方,极度富裕起来,是一定会带动两边百姓的,哪怕是别处的商家,若是想到这里跟县主做生意,起码沿途会有人见机设立驿站茶馆酒家什么的。

这可能吗?昌平有多贫瘠,自己还不知道?全县土地原本就少,还是缺水的旱地,山林虽多,大多是祖坟,长成粗壮木材的白桦树,白杨树,松树什么的,也卖不出多少银子。

北方没有运河输送,山路多,路难行,等运送出去木材,跟江南的木材一比,简直不如不运出去,成本昂贵,还挣不了多少,几乎是本地人用于本地建设,很是廉价。

县主何来的底气,何来的资源,来带富整个昌平?自己在昌平十多年,兢兢业业,做到让治下百姓有口吃的,已经是殚精竭虑,她一个妇人,何来的如此魄力?

不过若是她真的可以呢?毕竟她的那些传说,自己也听说过的,关于她的江南第一孝女,有佛祖庇护的那些事迹,自己也看过书的,可这不是她一个家,而是整个昌平啊!

“县令大人若是不反对,本县主就当大人默认了!五万银票,县令大人现在要么?”

谢文婧见董怀义还是有些怀疑自己的样子,索性自己拿出最大诚意,若是如此,他还不同意,说不得自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