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142 争人才(4/6)

元一家药商家的孩子,不肯跟父辈从医,而向往功名。对于身体体质的理解,孟帆有切身体会。

“既然孟帆兄都如此说来,我也跟着赞成,身体好,考试才好啊!”金陵的殷中紧跟着赞成。

殷中家祖本是进士出身的封疆大吏,辉煌的时候,任福建总督,可惜被御史弹劾他私自养兵,意图谋反。

虽然查出他们家的私自养的兵,其实是当地被少数海盗杀戮过后的幸存者,他们发誓要杀了海盗为家人报仇,可惜大周目前还没有水兵。

而殷中的祖父,也曾上书,要求沿海建立水兵,对付海盗,而当时的海盗,大概一年抢劫三两次,每次都不会从同一个地方抢掠。

大周的海岸,不知道多长,面对这样根本不会从一个地方出现的海盗,若是要建立水兵,这要建立多少水兵?根本不够沿海地区塞牙缝的。

更坏的是殷中的祖父,极为崇拜轩辕家的某位大儒,结果,这个倒霉的封疆大吏,被皇上打上轩辕家的标签,对他提出的建立水兵提议,当做是轩辕家在对武王军权的挑衅,不仅否决了他的提议,还找响亮的理由,抄了他们家,就是要给轩辕一个耳光,别指望弄了政权,再染指军权。

那时大周的外敌,重点是北方的鞑子,他们四处抢掠杀戮,对北方的御敌,大家都极为明白清楚,但对海盗,不管是大臣,还是内地百姓,都觉得海盗一年也不了两次,而且不会再同一个地方出现,就是建立了水兵,这么长的海岸,把水兵搁哪儿防御海盗好?

这么做除了浪费国家人力物力,没有一点实用价值,还给大周百姓增添许多赋税,倒霉的殷家,预见性的建设,被朝廷全票否决了,连轩辕家的人都坚决否决。

殷家倒的快而彻底,一个家族很快四分五裂,殷中祖父忽然间犹如殷家罪人,除了殷中父亲一房,一直陪伴获罪致仕的殷大人,其余殷家人,恨不得离殷大人越远越好,就怕皇上忽然想起来,还没给他们定下谋逆之罪,既然活着,就得远离祸源。

殷中也算是经历大起伏的举人,徐寅看中他,是知道不出几年,福建的海盗将日益猖獗起来,皇上忽然想起这位致仕的殷大人,进而重新启用,徐寅这一次谋得殷中为自己势力团体一员,还是很高兴的。

就这样,大家对徐寅的提议,积极响应,孟帆更为夸张,居然速度跑回去,将自己亲爹弄到徐寅这,非得让亲爹给几个铁杆兄弟,把把脉,辅以药膳调养诸位兄弟。

赵秋声自然也到了此地,此时的赵秋声,身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