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三十九章 平安堡(一)(2/4)

而与之相对应的是,此时欧洲正处于持续多年的饥荒之中,粮食价格在短短十多年中已经上涨了好几倍。东岸地区出产的土豆虽然并不符合欧洲人的饮食习惯,但是架不住价格便宜啊,每吨售价才30元,而且营养丰富,填饱肚子不成问题。因此,这群颇有商业意识的法国人趁机收购了600吨,准备运回法国进行出售。

协议达成、货物采购完毕后,法国人便扬帆起航,离开了东方港,返回波尔多,他们也需要回去做前期准备。

法国人走后,在政务院总理“马大炮”的强力推行下,工商部便紧急成立了下属的纺织工业总局,专门负责纺织工业的发展,局长由东岸公司下属机器纺织厂副厂长陶晨曦担任。纺织工业局成立后,第一件事就是投资兴建一座拥有50台纺纱机、50台织布机和一些轧棉机的大型纺织工厂。在设备到位、工人培训完毕后,该厂正常生产起来理论上能够年产棉布九万匹,足够满足和法国人第一年的协议了。

由于大鱼河水流流速较缓,再加上这附近工厂林立,已经没有足够的地方用来安置这么多的纺织机器。因此,经政务院和工商部批准,纺织工业局将这间新工厂的地址选定在了紧靠平安堡的格拉瓦塔伊河两岸。所需要的工人小部分由东岸公司借调,其余大部分就近重新招募。

设备的生产速度很快,十月中旬,首批二十台机器(10台纺纱机、10台织布机)就已经运至已经正式定名为“平安河”的原格拉瓦塔伊河河畔,正式开始了设备的组装、调试。与此同时,平安堡的城墙在修建完毕不到两个月的情况下再次进行了扩建。新建的城墙直跨平安河两岸,将纺织厂完全覆盖在内。

城墙在河道上开两处带吊闸的水门,用于运输原料及棉布成品船只的通行。整个纺织厂厂区除了这两个水门及一个连接老平安堡城墙的城门之外,其余部分不再设任何出入口,员工及家属统一居住在厂区内,实行集中封闭式管理。厂区内除了管理人员、员工及家属外,还设立了一个编制为10人的派出所,用于处理一般纠纷。

随着大批建筑人员的开进,平日里除了几趟运煤船路过,总体来说还算清闲的平安堡码头顿时繁忙了起来。码头上人声鼎沸,大量的红砖、条石、水泥、石灰等建筑物资几乎堆爆了小小的码头仓库。来自东方港、镇海堡等地的建筑队以及数百名服劳役的壮丁被抽调到此,共同建设新的城墙、厂房及居所。

平安堡的乡民们惊奇地看着这些高鼻深目的夷人们在码头上忙忙碌碌着,一些刚刚从学校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