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北宁(十一)(1/5)
“头的政策变化真他娘的太快了,有时候翻书还快。 曾几何时,咱们北宁地区也曾是国家发展的重点之一,可这才过了多久,一切都变了!国家发展的第一重点变成了潘帕平原,第二重点是河间地区水利建设投资巨大,我们北宁、南非的义成及其他老工业区,都只能算是第三梯队,真是作孽啊。”1680年11月11日,北宁河巴拉那帕内马河与巴拉那河交汇处,正在参加一个水利设施落成典礼的北宁地区行署专员刘厚非感慨地说道。
由水利部、交通部和工商部联合投资的弘理水库建在北宁河河面,总投资达到了惊人的七万元之巨,由交建三局和巴蒂诺公司负责承建,主要用于蓄洪防洪,同时也能给旁边陆续兴建起来的一些企业提供动力来源——最大的一家企业是东岸建筑材料公司宜民分公司的水泥厂了,用于破碎附近大量盛产的石灰石。
七万元的央投资,在分税制改革即将全面铺开之前,对潘帕平原也许不算什么,可对交通不是很便利的北宁地区来说,那可真是了不得的大项目了。相信若不是刘厚非百般争取,去央部委那边四处求爷爷告奶奶的话,也未必能拉得来这笔投资,央的那帮大佬们现在宁愿把钱砸在河间和潘帕这两块地方,原因是这里农产品生产条件好,气候也适宜,交通更是便利,是所谓的国家战略的核心国土。
而引来了这笔数万元的大投资后,刘厚非也明白,北宁地区短时间内大概是不太可能继续吸引到国家的资金了,一切还是得靠自己。当然这不是说靠自家财政,在分税制改革还没铺开到北宁,地方财政还不够充裕的当下,这一切都无从谈起。最合适的办法,还是利用社会资金,也是商人和企业的资金!
弘理水库的修建吸引到了一些瞄准北宁河、铁特河、巴拉那河游一带的外来资本,其既有如建筑材料公司这种大鳄,也有不少“小鱼小虾”,多为作坊或小企业,做一些机械加工的活计,看的是弘理水库建成后带来的丰富、廉价的动力资源。
“消费是一切生产的最终目的,贸易是使生产和消费得以良好互动的具有创造性的机制。你们这里要发展,也得基于这个原则,否则一切投资势必都不能持久。”刘厚非双手叉腰,看着从水库方滚滚泄下的水流,朝跟在自己身后的众人说道:“毕竟任何资本都是逐利的,央投资也是。如果不能带来持续的利润,让企业能够依靠自身造血循环下去的话,那么即便投再多钱也会陷入投资—繁荣—衰退—萧条—再投资的怪圈。我们有些官员总喜欢大喊振兴哪里、发展哪里的口号,仿佛只要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