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苦难的行军(十二)(1/4)
“感谢新华夏开拓队的赞助,这些驼峰牛帮了大忙了。唐团长,一路行来,怕是不容易吧?”1704年7月25日,天德城(后世津巴布韦旧都布拉瓦约)外,素有黄黑分界线各部“地下总督”之称的大特务汤承志握住了一位军官的手,笑眯眯地说道。
唐团长并不是真正的团长。事实上在东岸陆军体系中,团长是一种崇高的称谓,指的是野战部队混成团的团长,目前一共有十二位,无一不是赫赫有名之辈。
“唐团长”以前是一位参谋,和汤承志在马拉维、津巴布韦等地合作过,上尉军衔。前年以现役军人身份调任新华夏守备一团团长,该守备团是预备役部队,除了部分中高级军官外,其余人都是预备役军衔,算不得多么厉害。
新华夏开拓队目前一共有两个守备团,两千名预备役军人。说是预备役,其实训练强度和武器装备一点不比欧陆主要国家差,战斗力是相当可以的。一团的驻地是北方商业城市新华县,二团的驻地是南部海军基地多凡县,一南一北,拱卫着这个世界第四大岛。
唐团长这次是作为新华夏开拓队队长王大壮的代表,押运一批援助物资前来津巴布韦。而所谓的援助物资,当然不是完全免费的。事实上按照东岸人的理解,无论是银行贷款(低于市场平均利率)、工业项目(利润极低甚至不挣钱)还是低价物资(低于市场平均价格),都可以称作援助,完全免费的那叫赠送,或者称无偿援助,完全是两个概念。
新华夏岛送来的两万吨玉米、一万吨高粱及七千头驼峰牛,就是典型的援助,均比市场价格低了30%左右,并且指明了转向用途,那就是出售给在赞比西河以北渐渐站稳脚跟的几路纵队,以支持他们的武装殖民事业。
所有物资都是在义成港上岸的,然后通过行军铁路运输至津巴布韦高原,节省了相当多的成本。目前,粮食等物资还在河顺乡火车站寄存着,驼峰牛却已经在守备一团上百名官兵的押运下抵达了天德城。后面他们就不管了,天德、昭义两地会想办法调拨人手,尽快将这批牛运往北方,给那些等米下锅的可怜人提供帮助。
这里额外提一句行军铁路。自数年前林**河大桥修建完毕后,行军铁路就继续往前修建,一路经岩辅乡(位于后世马蒂比小镇附近)、合康乡(位于后世马宗加小城附近),抵达了河顺乡(位于后世西尼克尔森小镇附近),又往前延伸了很远。目前,筑路工人们正在河顺乡等待材料及补给品抵达,以尽快开工建设河顺—关达(位于后世关达小镇附近)段铁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