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赴会 (中)(3/4)
朝廷方面真的发了疯,他们也会提前告知消息,让吴家有足够的时间逃往黄河以南。
所以无论于公于私,吴良谋都不希望朱重九再出任何事情,如果可能,他甚至希望朱大总管就把扬州城当作他的国都,轻易都别离开半步。
其他几位武将的心机,虽然沒有吴良谋这么深,但对于自家主公跟曾经的寇仇会面,也觉得不太妥当,在苏先生和逯鲁曾两个人的暗示下,陆续都站了起來,笑着说道,“末将也附议冯参军,脱脱如果敢來,主公就好吃好喝朝招待他,然后派船送他过长江,等他平安到了任所,看看那够皇帝会不会气死,”
“末将觉得冯参军和胡将军两个的话有道理,都督肯在扬州城内见他,已经是给了他很大面子,他如果不敢來,也怪不得都督。”
紧跟着,参谋部中被重点培养的后备人才们,也纷纷出言凑起了热闹,说出來的话各种各样,但归结起來核心只有一个,朱大总管不该守那个什么“千金一诺”,要见,就让脱脱自己來扬州,以淮安军现在的实力和自信,大伙绝不会对一个已经被朝廷抛弃了人下狠手。
转眼之间,在座当中,唯独沒有说话的,就只剩下刚刚加入大总管幕府沒多久的刘基刘伯温,只见他右手里拿着一把市面上最近很是流行的折扇,在做掌心反复扣打,两只眼睛半睁半闭,仿佛自己早就成了世外神仙。
“师叔,,。”扬州知府罗本偷偷朝刘伯温所坐的椅子腿儿上踢了一脚,以示自己的不满。
对于这个便宜师叔,他是一百二十个头疼,当初明明舍不得离开扬州,却非装出一幅“不食周粟”的模样,死活不肯接受朱总管的招揽,转头朱总管派人拿了一笔钱资助他办学,老先生立刻毫不犹豫地就收了下來,还大言不惭的说,开办书院的宗旨,就是正本清源,打击淮扬三地所盛行的各种异端邪说,“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结果书院开起來的,前來求学的人,却寥寥无几,这年头,大户人家的孩子上官办的县学、府学、是为了结束学业后能进入大总管帐下,谋求功名,小门小户的孩子上百工技校,是为了学好手艺,将來赚一份令人羡慕的高额薪俸,谁吃饱了撑的,才跟刘某人去继承什么古圣先贤的真正学问,出來后再继承他老人家的衣钵,专门跟大总管府对着干。
于是乎,书院自然开得半死不活,然而刘师叔却能沉得住气,继续每天吟诗做赋,寻章摘句,偶尔出去走动,结交的也都是曾经的顶级大户,根本不屑跟淮扬新贵为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