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85章 从长计议(3/4)

烧身。也容易被人当枪使。”张牧告诫道。

严厉缓缓的点了点头,一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德行道:“难怪我爷爷让我多跟着你学。”

“我问你,你对倭寇的事情知道多少?”张牧问道。

严厉坐下张口便来:“倭寇啊,就是东瀛人。每年到了五六月就会乘船来犯,不过年年打,他们是年年闹。也奇了怪了。”

“那倭寇都是东瀛人还是有汉人?”张牧问道。

“东瀛人居多,不过也有一部分流民。不过数量很少。大多在沿海劫掠一次,就换了地方,让人十分头疼。”严厉解释道。

张牧听到这里,便说道:“这几日你替我去一趟杭州,召集咱们在这里的所有锦衣卫,说我要见见他们。”

“牧之老弟放心,我明天就走。”严厉说道。

张牧心里暗暗琢磨,倭寇那是大明朝的心腹之患,其根本原因,就是明朝封关禁海。

明初朱元璋规定片板不得入海,但是海上贸易的需求是旺盛的,而其东南沿海百姓,以海为田,封关禁海,他们吃什么?

当然,这是因为北面蒙元一直虎视眈眈,朱元璋也腾不出来对付东南倭寇,主要是没钱打造强大的水师,封关禁海,也就成了一个无奈之举。

虽然蓝玉在洪武二十一年北征漠北,大获全胜,但是蒙元气焰依旧十分嚣张,以至于朱棣继位之后,五次亲征,迁都北京,天子守国门,一直到了明朝中后期蒙元才渐渐平定。

所以导致倭寇这些年是越来越猖獗,和明朝中后期的倭寇相比,洪武朝的倭寇,大多都是真的日本浪人,其中一个重要的利益驱使,就是白银。

因为中国不是产银国,所以老百姓才大多使用铜钱,甚至使用过铁钱,而日本是产银国,用银子换了丝绸,粮食,如今封关禁海,而且朱元璋不准银子流通,他们只能抢,于是就有明初的倭寇。

要想彻底的解决这个问题,只能开放海关,事实上证明,大明朝只有明初和中后期有倭寇,朱棣继位之后,六下南洋,开了几个通商口岸,倭寇就没有了,从这一点就能说明原因。

但是张牧自己知道自己人微言轻,还是不要轻易去挑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