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二七章 迎刃而解(2/5)
&ns;宗守闻言,是毫不觉意外,也同样没什么沮丧之色。接着又翻到后面几张,这却是太灵宗与那位汉王的资料,以及最近的动向。
“——两个月之后,汉王会被调遣入京?”
“此事我也曾听说!”
这次边话的,却是轩韵兰。轻音门的根基,毕竟是在中央云陆,对这边的情形,更清楚一些。
“大商那位皇帝,也不知为何,至今都未立太子。更把所有成年皇子,都派出去镇守一方。这位汉王,得太灵与寒山、道名三宗支持,近些年风生水起。在西域连续数场大战,据说极得朝中欣赏。要被调往中枢,协办刑部——”
宗守心下一笑,这协办刑部,可不是什么很吃香的实职。
按照他中这些布帛上的记录,已是极其隐晦的透露出这位汉王,被‘升职’进京的真正原因。
在几大宗门支持之下,与西域连续数场大战。可却始终没什么进展,未能灭一国,也没能占一地。每次动员的兵马,都几达四百万之巨。这可不是他们东临云陆般的乌合之众,而是真正的精兵,即便乾天山,也只有四十万左右的精锐,可以与之相提并论。
结果不但死伤无数,每次消耗的军资,更数以千万计。
即便是以中央皇朝的富庶,也感觉有些吃不消了。一年之前,就有人上本弹劾,奏其穷兵黩武,劳民伤财。
故此这所谓的‘升职’,与其说是大商朝中诸位‘大人们’的看重,倒不如说是明升暗降,把这位汉王先晾起来。
轩韵兰接着又道:“这原九辰升职,据说就是准备接替汉王都督之位。此人是汉王第一心腹,也只有将兵马交在此人中,汉王才能放心进京——”
心腹么?这可未必!
宗守继续往下翻,不多时就看到了辽王的那一份。此是诸皇子中,较为年轻的一位,排行第九。
经历倒是平平静静,就如平常的皇子一般,不是很出众,也不太平庸。而被派往北方镇守辽地之后,倒是颇有些贤明,整军备武,修养生息。使北方蛮族,不敢南下。可比之汉王的履历,要漂亮的多。
而不过片刻,宗守的目光,就注目在其中一行字上面。&ns;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