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306负面和正面(2/4)

拿定了主意,陈若风就找到好几年前一篇写了两百多字的小文,认真地续写起来。到了半夜时分,陈若风终于改好了,连夜发到日志里去。

陈若风发的新文是:

清香豆沫儿

豆沫儿,是我们老家一种特有的家常菜,一般用豆子和蔬菜做成。

做豆沫儿最麻烦的是磨豆子,先在水里泡两三小时,再到石磨上磨成糊状,俗称“豆沫儿”,此“豆沫儿”非彼豆沫儿,在这里,它还只是一种佐料。因为磨豆子最费时耗力,所以整道菜的名字也因此命名为豆沫儿。也有人直接把豆子磨成面的,称为豆面,用豆面做成的豆沫儿也一样好吃,不过煮的时间要稍长一些。现在,磨豆子的工序已经简化,可以用机器磨制了。

豆沫儿对蔬菜的要求简直包罗万象。可选用的青菜多不胜数,各种菜叶子都可以,像芹菜叶子、芹菜根、萝卜缨子、生菜叶子、老成的白菜帮子、地瓜叶子……野菜也很好,像七菜、苦菜、甜菜、荠菜,只是要无毒的野菜,哪怕是杨树叶子、槐树叶子,只要是能吃的,都可以拿来做成豆沫儿。

做豆沫儿的方法很简单。先把青菜剁碎了,和豆沫儿(豆面)放在一起煮,加上水和少许盐,其他佐料一律不用,半个多小时后,就会有香喷喷的豆沫儿吃了。现在的饭店里,也有人用花生油炒豆沫儿的,这种方法做出来的,通常都比较散,少了柔软的口感,不如传统的做法更清香可口。

也许因为豆沫儿对主料的要求不高,遍地皆是,制作方法也简单,所以更适宜普通人家食用。如今虽然生活富裕了,清淡可口的豆沫儿还是家乡人的最爱,即使在饭店里,也是人们必点的菜之一。

在大鱼大肉的今天,清淡清香的豆沫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欢。前几年,我和姐姐去过沂蒙山区走亲戚,爬过那里的蒙山,爬过山的人都知道,在风景区的小摊上,有种与煎饼卷大葱不相上下的名小吃:煎饼卷豆沫儿。

第二天早上,陈若风上网一看,不得了,结果出乎意料地好,点赞的有十几个呢,还有些人在询问去蒙山的地址和路线,准备去一饱口福。看到反响不错,陈若风很开心,心情难得地亮了起来。

马永南也来留言了:呵,有这么好的美食,不能独享啊!写得这么细,一定会做吧?改天要尝一下你的手艺。

秦悦也留言:我也流口水了,我也报名品尝!

后面又跟了好几个人起哄,都要品尝陈若风推荐、描写的豆沫儿!

陈若风看着这些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