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六百一十六章:时光如梭(六)(1/4)

当然了,皋通的原话不是那么说,毕竟现在华夏还是一个概念,并不算是一个种族或族群而存在。

“华夏”一词最早见于周朝《尚书?周书?武成》,“华夏蛮貊,罔不率俾”。

《左传?定公十年》曰:“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书经》曰:“冕服采装曰华,大国曰夏”。

《尚书正义》注:“冕服华章曰华,大国曰夏”。

可见,古人是以服饰华采之美为华;以疆界广阔与化繁荣、明道德兴盛为夏。从字义上来讲,“华”字有美丽的含义,“夏”字有盛大的意义,连起来的确是个美好的词,并非是指种族或族群,顶多就只能算是一个明体系。

皋通的原话里面不会看见任何与华夏有关的字眼,不过整句话的意思就是那样,特别想表达的就是那段“为周天子分封”“国君”这些意思,他们肯定是知道魏国和韩国现在是汉国的受保护国,而受保护国基本上是与藩属国没什么区别的,这么一来显然是在委婉的表示“我们已经愿意成为汉国附属国的存在,每年必然会派人前去听成,汉国的大王有什么要求也能协商”。

瓯雒国所谓的“听成”是一个老词,那都是春秋时≮≮≮≮,→.★.ne∞t期的用语了,总得来说就是“老大,保护费我愿意交了,能不能不挨揍”的求饶。

自从春秋时期的晋国老是喜欢被一帮小弟前呼后拥揍这个揍那个开始,无论是在什么年代。有几个附属国跟随都是一件非常拉的事情,也是彰显强大的体现之一。

宗主国保护某个或某些国家,从受保护国收取保护费用来作为军费。这也是一种春秋时期最为被接受的图强手段,但是现在距离春秋都多少时间了,各国所图的早就不是收小弟,是对列国的吞并,天晓得开明泮或者说瓯雒国是不是能跟得上时代的步伐,竟然会想出这么一个办法。

华夏大地早就不玩收小弟的游戏了啊,吕哲当初接受魏国和韩国的投靠除了要有一个缓冲区之外。仅仅是想要造成一种“你看,我并没有强烈的扩张,魏国和韩国那么弱小我都没有吞并而是选择保护。所以我很人畜无害”的假象,用这样的行为来减少列国的敌意。

吕哲已经彻底站稳脚跟,汉国的存在已经成为历史的事实,哪怕是秦、齐、燕、赵、魏、韩现在联合起来也难以消灭。说实话已经不怕撕毁伪装。因此在出兵北上的整个计划中,

吃下魏国和韩国也是计划的一部分,就看是和平方式的融合还是武力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