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306章 鲍鱼(2/3)

道:“我师傅的制鲍手艺可是一绝。你要是想让自己养的鲍鱼更有价值,千万记得要向他习如何制作干鲍。”

萧平向孙林点点头表示感谢。看着曹老爷子忙碌的背影,暗下决心等佛跳墙做好后,一定要向他提出习晒制干鲍的事。

曹安邦在烹饪鼎鼎大名,更何况他又是孙林的师傅,在花园饭店这些厨师的心目中,他的名声之大自然不用多说。曹安邦老爷子在厨房亲自做佛跳墙的事,很快就传遍了整个厨房。不少厨师都找机会来观摩曹老爷子做菜,不少人更是带着笔记本过来,仔细地记下能看到的一切。

此事萧平才明白。原来曹老爷子在烹饪界的威望这么高。简直就是篮球界的乔丹、高球界的老虎、赛车界的舒马赫、科界的爱因斯坦和霍金,绝对属于这行业的翘楚人物。

曹安邦成名数十年,早就习惯在做菜时被同行围观了。事实上他对此不但不反感,反而会鼓励年轻厨师这么做,有时候甚至会主动指点围观的厨师几招。作为一个真心想让烹饪技艺发扬光大的老厨师,曹安邦这么做也是可以理解的。

当然,曹安邦毕竟也算是位老派的任务。对自己掌握的关键技术还是有所保留。比如那些厨师可以知道他做佛跳墙用了多少食材、用多大的瓮煮多久等,这些都能一目了然,但其他更重要的问题根本不是单靠看就行的。比如曹安邦往大瓮里放的几包调料,就是他事先调配好带来的。除了李晚晴和孙林外。根本没人知道其中的成分究竟是什么。

大多数厨师除了关注曹安邦做菜外,对那几只大鲍鱼也很感兴趣。最近几年高品质的大鲍鱼越来越少,所谓“有钱难买两头鲍”,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市面上两头鲍几乎看不到了,偶尔出现一两只,也都被标出了天价。而萧平拿来的几只鲍鱼,却是只只都接近两头鲍的大小。先别说其品质如何,光是大小就足以镇住所有的厨师了。

当然,除了关注曹安邦的烹饪方式和那几只大鲍鱼外,也有不少厨师的注意力都在李晚晴身上。这些厨师都比较年轻,对他们来说清秀漂亮的李晚晴才是最有吸引力的。事实上就连萧平本人也觉得,穿着借来的宽大的厨师服,都难掩苗条身材的李晚晴确实是厨房里一道最美丽的景线。

就在众人的围观下,佛跳墙终于做好了。萧平和几个身强力壮的年轻厨师把能装十几斤食材的大瓮从火上抬下来,孙林刚把瓮盖打开,一股浓郁的香气就飘散到整个厨房,让所有人都不由自主地咽了口唾沫。

曹安邦首先品尝了一下汤汁的味道,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