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与父夜谈(2/4)
一天,杨父兴奋的整夜没睡觉,赶得上范进中举了。
在山村里,能考上大学,走出去,本身在村民的眼里那是件了不得的大事,将来肯定能大红大紫,脱农拿笔杆那是必须的了。而如今的杨天启,放着好好工作不上,回家务农,这让别人怎么想,别人不会骂你无能么?傻啊!人言可谓啊,难怪杨父反应这么激烈。
杨天启的父亲和村里其他一些人一样,本身的思维观念没有转变过来,还抱着上大学,在社会很吃香的念头。殊不知,在大学生满地跑的年代,要混出一个模样,实属难上加难。
“爸啊!爸,您别生气,你听我说完行不?爸,我给你算笔账,我现在每月工资3000块,平时房租花销500元,吃饭600元,手机话费50元,公交费用50元,这还不算其他开支的呢,这一月最多结余1800元,一年最多结余21600元,但是爸你知道南州房价多少元一平方么?15000元一平方!这要多少年才能买起一套房子啊,爸!”杨天启满脸苦涩地说道。或者说有的人能够得到更多的薪水,但是,面对虚高不下的房价,每每让人望而却步,啃老?可以,但是对于杨天启这样的家庭来说,无疑是痴人说梦。
杨父和杨母是标准的山村小农民,他们没多少文化,大半辈子没有出过小山村。一家只有五亩小山田,靠着这些收入,供养杨天上学,确实不易。
杨父默然的从口袋里掏出旱烟,点上火,吞云吐雾。孩子说的他也懂,可是这大学不是白上了?这钱不是白瞎了啊,这些年上学的花的钱扔在水里,还能翻个花。屋里静悄悄的,只有知了的嚎叫声,依然那么抑扬顿挫,丝毫不受影响。
过了许久,杨父抬头望着杨天启的眼睛慢慢说道:“孩子,你具体打算做些什么?养殖?养殖什么?猪?你不知道猪这玩意不好伺候么?老王家今年的猪仔都死了三头”说实话,在农村,养殖畜类,不是那么好养的,不懂技术去养,万一生了病,没得治,肯定血本无归。什么五号病,什么h5n9比比皆是,防不胜防啊。
“爸,我想弄水产养殖类的,你看,咱们山村离屏山的山脚不远处不是有一个大水塘么?我们把它承包下来,在里面养鱼,而且咱们这里的水好,无污染,肯定能养出好鱼”杨天信誓旦旦地比划着,仿佛眼前有很多白白胖胖的鱼儿乱跳,要知那都是红彤彤的钞票啊。
确实,在屏东村的不远处,有一汪池塘,四方形的,约20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