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773章 天下布种(3/5)

一妻多妾、多子多福为传统,很少有人细究过原因,只当做是封建男权遗留,却忘记任何制度文化都有其适应期的特殊贡献,这一传统策略对华夏的殖民扩张产生核心作用。

殖民必须面对血脉冲突和文化融合问题,每一个地方都已有了土著生存,于是对一片陌生地域军事征服后必须建立国人(本族人)——野人(土著人)体系,收野人的女性为妻,只承认所生子嗣为本族人而非外族人,并且辅以文化征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夏虽大禹之后嗣,因治水成功的遗德成为共主,实际还是建立盟主武力霸权上的松散的异族方国联盟,以朝贡体系作压服标志,核心统治区在陕西山西一带,等商人一来就赶跑夏王占据了地盘,文化都散落不存,血脉被犬戎异族倒过来同化。

商就吸取夏人教训,开始崇鬼神,出文字,养文化,记历史,这一套形成文化渲染力,逐渐影响广大,不再单纯依靠武力压服异族,而是一套建立在武力霸权上的意识形态侵略,成功把异族方国就演变成诸侯。

周人也是这种诸侯,真正意义上的华夏诸侯体系开始建立。中晚期势力扩张到整个中原,纣王陨落,但取代商朝的周人为它的文化而惊叹钦服,全面学习继承和发扬。

周人又吸取商人教训,在继承商人的诸侯体系,开始铸鼎器作为传国标志来分封本族子弟,自中原殖民扩张到天下,八百年过程中维持扩张的最关键就是通过异族通婚和文化融合,这其实是对天下范围贴华夷标签的行为,就面临一个问题——以父系还是母系为纽带。

早期生存都是非常现实,因男人播种速度和女子生孩子速度的生理差异,前者更能保证本族标签几何数量级膨胀,叶青在下土仔细研究《诗经》发现,其中除了歌颂国人(本族)的善战、能保护子民(土著人)不受外敌侵害,就是歌颂乡间少女(土著人)对公子(本族人)的钦慕,描述公子的各种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再其次就是歌颂归嫁的贵女(本族女子)的血脉珍贵和身姿美好,保存本族女子的珍贵资源不对异族流失,这就构成《诗经》最早期的官方面目,就连删改诗经的孔子本身也是乡间少女与国人小官吏桑林野合,明明白白记录在历史中,可见微妙。

在《山海经》代表的先秦九州地理大发现时期,以父系血统共祖成核心纽带、华夷之辨的政治标志、整个集团相互识别敌我默契对外扩张的标志。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