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四百七十二章 霸王硬上弓(3/4)

王硬上弓么?自己上别人还差不多,现在被硬上弓的对象却是自己,就算对方再美若天仙也不成。狄小石倔脾气也上来了,怒目嚷道:“不说明白,斩成肉沫肉酱我也不去。告诉你,别以为你跟我是熟人,又一把年纪了,我就下不了狠手啊。”

一老一少气势汹汹地瞪了好一会儿眼。最终还是倪姥姥先妥协,气急道:“臭小子你……好好好,我现在就告诉你。”

陈浩然马上变了面孔,笑嘻嘻道:“这就对了嘛,老人家火气不要这么大,容易伤身体的。来,慢慢说,不用太急。”

灞水城慕容府。慕容度在厅中来回踱步,面带浓重忧色。慕容荻则安静地坐在旁边。俏面无波,神态似是相当安然,然而纤纤素手却紧捏绦巾一端,无意识地揉捻,透露出内心的紧张。

大 楚国三大门阀,分别为慕容氏、项氏及龙氏。三家权势滔天等同世袭王侯,树大招,时时刻刻均有人在侧觊觎欲取而代之,遭受的攻诘可想而之。因此表面虽是 光无限,其间的酸甜苦辣却也唯已自知。小小误失倒也罢了,但在大的立场向上,必须谨慎再加谨慎,行走得堪称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原因无它,这三家豪门如今已是荣华富贵得无以复加,高居庙堂把持庶政,族中子弟遍布朝野,若再进一步,又置国君于何地?

一言以蔽之,如今这三大氏族是只能退,不能进。

慕 容氏族当今家主慕容靖现任大楚吏部尚书,他对眼前的形势倒是看得非常清楚,深知慕容氏族便如行驶在满布暗礁的激流之上的一艘大船,稍有不测就可能落得个粉 身碎骨,日夜为之忧心忡忡,只是苦于寻不到良策解决。坐在掌管全国官吏任免考选的吏部尚书这把显赫无比的交椅上,感觉就跟坐在火山口上差不多,任何事务不 论大小,皆不敢丝毫掉以轻心,唯恐给人抓住攻击的诟端把柄,几可谓是战战兢兢,个中苦忧实在是不足以对外人言。

其实早在大楚开国之初,三大氏族中便有远识之士预见到会有这种境况的出现,曾相互约定,彼此直系三代之内的后裔绝对不能通婚,以免帝家猜忌他们意图结成朋党生出诛除之心。

事实上,这个秘而不宣的约定亦经过大楚开国君主的首肯,同时为防范于未然,也下过一道秘诏,严禁皇子纳娶这三大氏族中的嫡系女子为妻妃,杜绝任何一家之女入主后宫的隐患。

此中端倪忌讳虽未在明面上摆出来,但大家均心知肚明,无人逾越,直至数十年前,这道禁令方被打破。

大楚当今主上宣威帝之叔,原本是最有希望继任大统的一位皇子,但因倾慕项氏一女,竟甘愿放弃皇子之位以平民身份将其迎娶为正室,宣威帝之父才得以即位登基。这位皇帝感念其弟情义,将之封为世袭罔替的逍遥王,并赐免死铁券及打皇鞭。

这只是一个特例,然而现在,却又有人欲打破这个禁忌。

太沌神洲之上,无论东西方各国,均无预先设立太子的惯例,而是由皇帝精心考察择优汰劣,在即将大行之前才定下皇位继承者,写好密诏,于死后宣告天下。

大 楚国君宣威帝年事已高,身体日渐衰弱,全仗丹药之功才得以勉强吊住精气,不时神智不清,近年来基本不问朝政,政务大多交由皇子们打理。众多皇子里,个人的 问能力当然有高有低,其中出类拔萃的分别为大皇子、二皇子及七皇子,朝中武百官各拥一方,自然而然地就分成了三个派别。

要打破禁忌的是二皇子,当然,他不是自己那位不爱江山爱美人的叔祖父,宁可舍弃皇位也要抱个美女回家。而是挖空心思在里面打出一个擦边球。

二皇子的王妃朱氏之父是一名户部大臣,朱氏之弟正值婚娶之龄,以其地位,与王公贵戚联姻也属门当户对,不愁找不到合适的老婆。偏偏地,二皇子提出了一个意见。要岳父向吏部尚书慕容靖提亲,而且指明对象就是慕容氏的嫡系女慕容荻,侧室所出都不行,更别说傍枝了。

醉翁之意不在酒,二皇子的心思谁都能看出来。慕容氏、项氏、龙氏三大门阀在历代皇权争斗中均明哲保身,力持不偏不倚的中立态度,从不投靠侧向哪一方。此际大楚皇位之争正如火如荼,二皇子指使其内弟向慕容氏提亲,目的自是不言而喻。

这 样的行为不算破坏大楚祖制。法令也无那一款那一条禁止大臣间联姻,平时再怎么婚配都没关系,但值此非常时期,其间的利害关系可就非同小可了。以往大家心照 不宣默守成规,从未发生过类似情况,何况如果以前有哪位皇子想出此策,也会被皇帝制止抹消候选人资格。只不过,现今宣威帝脑子常犯糊涂。管不了事,二皇子 才大胆地跳出来钻这个空子。

大楚的大皇子与七皇子不是傻瓜。都眼睁睁地看慕容氏族的反应,只要此例一开,便待依葫芦画瓢,祖制从此将成为虚设,影响之深远势必会改变整个大楚的朝野格局。

慕容氏族不啻是被二皇子架到了火堆上烤。同意这门亲事,就等于宣布投向了二皇子这一派。再无法保持中立。硬行拒绝吧,若三五几年后二皇子坐上了那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镇国战神 三国开超市 一曲定江山 颤抖吧昏君 大唐:开局把李世民当亲爹 圣骑士赵大牛 红妆染天下 大师姐她改门换派 曹彰大帝 猎黑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