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王子殿下的小小爱好(3/5)
的弹管供弹模式是否是目前连射步枪的主要设计结构;第二,那么的弹管,是否会因为破坏整枪的重心,导致士兵难以保持射姿;第三、弹管供弹虽然在射击上有射速优势,但是装填上是否非常缓慢;第四、因为弹管供弹,为了防止子弹弹头激发前一发子弹的底火,因此弹头要磨平,是否对子弹性能影响很大;第五、我国是否有类似的设计?”
看到一个10岁的小孩在枪械领域能提出这么多专业的问题,保罗·毛瑟眼神中闪过一丝惊讶,不过依然温和的解答了约亨的问题。
“殿下您的知识真是非常丰富,从1848年美国人沃尔特·亨特设计了弹管供弹杠杆式连发枪后,弹管供弹的确是现在主要的连发枪的供弹模式(注6),而之后的亨利式步枪以及去年表现出色的温彻斯特m1866式步枪的确因为弹管在前方导致重心前移,但是并非所有弹管供弹都有这个问题,斯宾塞1865式步枪的弹管在后部,因此并不会产生这样的问题,大多数弹管供弹的确需要重新装填的时候只能一发一发装填,但是斯宾塞步枪不同,可以更换预先装填好的弹管,因此并不慢,而弹管供弹虽然子弹的确要尖头磨平,这会导致弹头阻力增大,飞行不稳定,但是射速上的提高可以极大的弥补这个问题,而我的确又在ge.71上增加连发功能的想法,不过现在还并没有正式开始设计。”
听完回答,约亨暗地里松了一口气,历史上保罗·毛瑟在ge.71基础上改进出了ge.71/84式连发步枪也就是这几年的事情,而且一开始他就采用了弹盒供弹的设计,只不过因为双进弹问题不能解决最后又回到了弹管供弹的老路子上,如果他的设计工作已经开始,那么自己能提供的思路就大打折扣了,幸好幸好。
“谢谢您的讲解,毛瑟先生,不过如果如您所说,斯宾塞步枪的替换弹管度应该不短吧,携带起来肯定也不是很方便,我前段时间有了一个想法,就是不采用弹管供弹,而是使用一个像盒子一样的弹仓,弹仓底部用弹簧连接一块托弹板,子弹并排塞进弹仓,然后打完一发子弹后抽出弹壳,然后托弹板上升,把另一颗子弹送到枪膛内,而为了防止上膛时一次上两发子弹,弹仓口部要有一个隔断面,而且这个隔断面也要兼具抛壳作用,不过具体设计我说不上来,所以希望能够借用您的专业知识,因为ge.71的子弹比较大,所以可能弹仓要向下延,而且如果5发一组的子弹用桥夹固定,桥夹是我发明的新词,然后一次性就能往塞入弹仓,这样装填的速度也提高了,携带也很方便。我这边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超凡仙医
九阳神诀
雄霸三国
一宠贪欢
漂泊归处
神级扳指
红色风流
恶来传
抗战之关山重重
驰心雕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