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88章 新经济政策(1/4)

虽然以工代赈的确是罗斯福新政中最重要的一项举措,但是还有一条往往被世人所忽视的重要政策,那就是整军备战。和约亨所提出的舰队经济一样,罗斯福也通过大规模扩充海军来促进相关工业的持续运行来刺激经济复苏。在1930年以后,美国海军大型舰艇因为条约限制并没有大规模建设,但是海军中小型舰艇进入建造高峰期。

这一举动不仅为美国钢铁、动力、造船等相关产业能够维持运转,还让美国海军中小型舰船实力快速扩充并迅速完成了对一战老船的新老交替。为应对日本海军实力的扩张,而实施的针对日本的“橙色计划”也是在这一段时间内制定的。而海军扩军,就是这一计划的组成部分之一。

但是很显然,现在的德国没有当时的美国那样能一面建立大量公共机构,雇佣超过3000万工人,实施包含了医疗、教育、社会福利等等大规模基础建设的同时,还能支撑海陆军军事扩充的庞大财力和物力。

而20世纪30年代的那次经济危机中,小胡子玩的那套其实也和罗斯福相似,只不过当时工业产能不足美国30%的德国只能专心于其中一项,所以德国是以进行军国主义演化,围绕军工生产来“以工代赈”,刺激经济的。就算如此,德国依-- .. 然没有足够的资金去完成这种全国性的经济促进,因此不得不通过宣扬种族主义,迫害犹太人来转移视线,同时通过没收大量犹太资金来完成自己的工作。

但是很显然,这样做虽然短时间内让德国的经济有了起色,但是经济和军工纠缠的过于紧密。而且快速的发展也需要足够的资源来支持,而德国本土无法满足这种资源需求的时候,就只能从国外去找。但是德国人又再次面临第二帝国的困境,这个世界上有资源的地方都被别人瓜分了。所以在对资源、资金的需求,以及军国主义的催化,发动侵略战争是理所当然的。

而约亨庆幸的是,现在是19世纪末,德意志第二帝国也不是那个已经陷入狂热的第三帝国。作为新兴工业强国,世界工业产能第一,虽然这个头衔带不了10年就会被美国人摘走,但是比当时半死不活的第三帝国要好得多了。所以约亨相信,至少在只将注意力放在国内基础建设上,现在的德国还是有能力完成的。至于扩军备战什么的,现在的德国没有那么紧迫的需求,时间有的是。

此时德国经济危机已经发生月余,人民的消费能力急速下降,证券市场的经济泡沫破裂,资本大量缩水,投资者无法偿还贷款,银行则没有足够的资金进行周转。人民又需要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阴间驸马爷 一路上有你 都市夜行半身修罗 洛水诀 绿茵之主 我重生到复苏之前 海贼之争锋时代 四重分裂 步步囚情:妖娆杀手腹黑王 吾家妻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