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9章 未知的未来,如何去改变(2/4)

6年才利用摩洛哥危机把他弄下了台,然而仅仅3年后他又重新复出成为法国海军的执掌者。而在此期间自然也少不了英国人的推波助澜,正是为了德法成为世仇,英国政府才私下教唆、纵容、鼓励德国坚决吞并阿尔萨斯和洛林。然而很显然,让德国在把阿尔萨斯和洛林拱手还给法国人那是绝对不可能的。因此就算德国可以短时间和法国缓和矛盾,但从远来看这种关系是不可靠也不现实的。

而奥匈和俄国在巴尔干的问题根本无法解决,沙俄对于获得巴尔干斯拉夫人区域的诉求无法改变。而《德奥同盟条约》的签订以及奥匈越来越依赖德国的支持,而俄奥矛盾最终演化成德俄矛盾。

而俄土矛盾更是无解,俄土之间断断续续达300年的战争已经不仅仅是争端二字可以概述的了,沙俄对于黑海出海口的渴求从未间断,而1915年的《君士坦丁堡协定》协约同意战争胜利后让俄国获得君士坦丁堡和达达尼亚海峡,而1916年的《赛克斯-皮科协定》进一步满足了俄国获得安纳托利亚地区的要求。而沙俄在1917年爆发2月革命并且沙皇政权被推翻后,执政的资本主义政党在得到英法承认两个条约继续有效的情况下继续投入战争之中,这样不顾国内死活的行动才使后来的十月革命顺理成章。然而俾斯麦的任期内对奥斯曼的偏袒和亲近,也同样导致俄国对德国的仇视。

而正因为俾斯麦的联奥和亲土政策,让德国和俄国的矛盾也几乎无解。

然后是意大利,奥匈,俄国和奥斯曼,这4个国家之间相互纠缠非常复杂。首先是意大利和奥匈,这两者之间的矛盾是最小的,主要就是奥匈的福拉尔贝格和蒂罗尔这两个区域的领土争端问题,而意大利这个墙头草在协约国给出天价承诺并且获得大量贷款之后,在同时面对英法俄三国的情况下,德国几乎没有胜算,而意大利又怎么不会倒向协约?

至于美国,一战中的美国真的无足轻重,如果等美国都参战了,说实话德国此时已经败局已定了。

由此看来德国四面楚歌,几乎没有破局而出的机会!

那么由此牺牲掉奥匈和土耳其是否可行?奥匈帝国内部本身就不团结,而匈牙利贵族对自身独立的要求日益高涨,并且对帝国发展严重掣肘。而且如果没有德国的支持,奥匈在巴尔干问题上吃亏是必然的,以此为契机肢解奥匈并非十分困难,而肢解奥匈后,吞并奥地利以及其下属区域,德国将获得奥匈帝国最主要的财政收入区域,占比高达60%~70%以及最为先进和发达的工业区。德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霸占你的美 文圣从成语开始 变身成企鹅后我从动物园跑了 洪荒战神 圣者战神 武破星河 咸鱼翻身记 御魔龙使 重生之围棋梦 全文完结后,绝美万人嫌变团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