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封神演义》中的教派之争与天数观】(1/3)

《封神演义》》一百回,除情节曲折、想象奇特外,大抵没有什么可看的。这本书之所以能让我感兴趣,是因为书中描写的教派之争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年的宗教情况,不失为研究宗教史的一个参考。

首先是释道之争。佛教与道教的不相容,是由来已久的。佛教最初传入中土,确切年代已难考证,有传说云,汉明帝夜梦金人飞行庭殿,明晨问于群臣,太史傅毅答说:“西方有神,其名为佛,陛下所梦便是他了。”于是明帝马上就派中郎将蔡音等往求之,得佛经数卷,并大月氏国僧人摩腾、法兰,以白马驮归,于永平十年即公元六十七年抵洛阳,明帝特建白马寺与二位僧人居住,后来摩腾和法兰就译出了《四十二章经》。这个说法虽广泛,但未必准确。查《世说新语》刘孝标注云:“如此即汉成、哀之间已有经矣。”则其年代当为公元前三十年左右。道教的产生,最初大约是东汉顺帝时的五斗米道,为张陵所创。若究其产生之原因,一方面固然由于汉室昏乱,民不聊生;另一方面,却是为了对抗外来的佛教。在谈到老子时,王煜教授就曾经说过这么一段话:“在形上学方面,老子大胆以绝对的道压倒初民迷信的天帝鬼神,取缔狭义的宗教。道家比儒家更无宗教崇拜,使中国大致免于宗教狂热和宗教战争。如非对抗外来的佛教,中国人未必神化老子为道教教主。”再查西晋人编写的《老子化胡经》,有云:“我令尹喜,乘彼月精,降天竺国,入乎白净夫人口中,托荫而生,号为悉达,舍太子位,入山修道,成无上道,号为佛陀。”意思说,释迦牟尼即尹喜的后身。而尹喜却是老子的徒弟,其抑佛崇老的用意就很显然了。

《封神演义》中使用的手法也不外乎此。比如元始天尊门下就有一燃灯道人,是从西方燃灯古佛化来的,燃灯佛在佛教位望极尊,但在这里,却只是鸿钧道人的一个徒孙而已。又如观音、文殊、普贤三位菩萨,分别被化为慈航道人、文殊广法天尊和普贤真人,也都是鸿钧道人的徒孙,地位不高。至于西方教派,书中也有,由接引道人和准提道人掌管,名号以道人结尾,并不称佛,其辈分则与老子、元始天尊平级,晚鸿钧一辈。

不过,《封神演义》的抑佛,只是从辈分上加以歧视,人格上并没有什么侮辱,如接引、准提,均代表正义的一面,而对于同为鸿钧门下的截教及其通天教主来说,这样做就未免有些不公平了。

截教到底指得是哪种教派,也没有确切的考证,凡我所见过的说法,粗略计算起来,有三种。第一种由钱静方提出,以为《周书》中《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弃妃要改嫁:皇上,接休书吧! 特工重生之都市新农民 捡个杀手做女友 女总裁的妖孽保镖 郭大炮的文娱生涯 吾乃天蓬元帅 仙武狂歌 超能修改器 菜鸟天下 极乐轮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