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四凶之【饕餮】(1/5)

饕餮

注音:a i

释义

1.传说中的一种贪残的怪物。古代钟鼎彝器上多刻其头部形状以为装饰。

2.比喻贪得无厌者,贪残者。

3.特指贪食者。

4.比喻贪婪;贪残。

5.贪婪地吞食。

6.相传为尧舜时的四凶之一。

7.复姓。南朝梁世祖赐武陵王纪姓饕餮氏。见《梁书。武陵王纪传》。

8.传说龙生九子,其中一个便是饕餮。

“饕餮”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兽,它最大特点就是能吃。它是一种想象中的神秘怪兽。这种怪兽没有身体,只有一个大头和一个大嘴,十分贪吃,见到什么吃什么,由于吃的太多,最后被撑死。它是贪欲的象征,所以常用来形容贪食或贪婪的人。

史料记载

《辞海》中记载:饕餮是“传说中的贪食的恶兽。古代钟鼎彝器上多刻其头部形状作为装饰。”

《辞海》在解释饕字说:饕即“贪,《汉书·礼乐志》:‘贪饕险’颜师古注:‘贪甚曰饕。’特指贪食。”

《神异经·西南荒经》:“西南方有人焉,身多毛,头上戴豕。贪如狠恶,积财而不用,善夺人谷物。强者夺老弱者,畏强而击单,名曰饕餮。《春秋》饕餮者,缙云氏之不才子也。”

《左传·文公十八年》云:“缙云氏有不才子,贪于饮食,冒于货贿,侵欲崇侈,不可盈厌;聚敛积实,不知纪极;不分孤寡,不恤穷匮。天下之民以比三凶,谓之饕餮。”《神异经》所谓“《春秋》言”,即此。

《吕氏春秋·先识览》:“周鼎著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报更也。”

宋罗泌《路史·蚩尤传》注云:“蚩尤天符之神,状类不常,三代彝器,多者蚩尤之像,为贪虐者之戒。其像率为兽形,傅以肉翅。”揆其所说,殆亦饕餮。

《左传》谓饕餮是“缙云氏不才子”,而《史记·五帝本纪》集解引贾玄曰:“缙云氏,姜姓也,炎帝之苗裔,当黄帝时在缙云之官也。”蚩尤姜姓,亦为炎帝之苗裔,故蚩尤很可能即此缙云氏之“不才子”饕餮。又《山海经·北次二经》所记“狍”,郭璞注以为即《左传》之饕餮。

《神魔志异*异兽篇》:神州极南有恶兽,四目黑皮,长颈四足,性凶悍,极贪吃。行进迅疾若风,为祸一方。

《山海经·北山经》有云:“钩吾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权少追妻n次方豪门独爱5200 师父,要矜持 前妻攻略傅先生偏要宠我盛眠 天神禁条 桓容 桃运狂医 魔兽寄生者 白莲花掉马现场 惹爱成婚:早安,老公大人 神游万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