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二章 兵分三路(1/4)
公主趴在椅边,睁着一双大眼睛眺望河水,爪子下还压着半块啃剩下的肉骨头,毛耸耸的狗脸上一派悠闲的表情。
一旁的华不石却颇有忧伤之态,拍了拍公主的脑袋,长叹了一口气,道:“唉,姐姐走了,现在就只有你留在身边陪我了。”
公主听到此话,愕然地望了华不石一眼,目光之中露出些许畏惧之意,生怕这“大恶魔”主人又起了什么坏心眼,毕竟当曰杨绛衣会离开,大白狗也算是祸首之一。
实际上陪着华不石的并不只有公主,在这艘木船的船舱里就还有四个人:楚依依端坐在华不石旁边的椅上,西门瞳和厉虎则一左一右站在他的身后,而在窗边的的桌几前端着瓷杯饮茶的一个四十來岁的青衣书生,却是杨嗣昌。
当曰在开封城,华不石为杨老夫人诊完脉之后,又与杨嗣昌到别院小屋中谈聊了起來,二人居然一见如故,相叙甚欢。
一个是被罢免在家无事可做的闲人,一个是无所不为的江湖门派的大少爷,二人倾心而谈,也全然沒有顾忌。
从兵法战法,讲到天下大势,又论及当下豫境的形势和纷起的义军,华不石发觉这位杨小官人不仅精通兵事,胸中所学甚广,而且对于当今的时局形势居然十分了解,全然不是那种“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愚腐书生,更为难得的是,二人在许多事情上的见地竟颇为近似,一谈论起來便大有“英雄所见略同”的知己之感。
只因杨嗣昌曾在朝中为官,凡事自是站在大明朝廷的立场上考虑,但他却反对戮杀流民,认为民生为国力之本,朝廷必须设法组织和安顿这些流民,开矿屯田,使他们有谋生之路,方能解决当下国力馈乏的根本问題。
而对于义军,杨嗣昌的看法亦不同于大多数的朝官,认为应当以限制和招抚为主,不应一味剿杀,事实上大多数的义军本是普通的农民,只因生计所迫才被逼上了造反之路,而现下大明朝廷军力不足,内忧外患难以排解,完全可以把他们招安变为已用。
杨嗣昌认为,必须要剿灭的义军其实只有两路,一路是张献忠,而另一路则是李自成,因为只有他们二人才能真正威胁到大明朝的江山,而其他义军皆可以招抚。
对此华不石虽沒有表赞同,但经过怀庆一战,他对义军的了解也不算少,知道各路义军首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来前世守住你
嫁给陆先生
娶了隔壁姐姐后
是你们逼我成巨星的
女博士的贴身特工
惹火999次:乔爷,坏!(乔爷,抱!)
我的美女老师
枭宠,特工主母嫁到
修着仙泡着妹
全球灾变:我在避难所修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