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session_start(): Unable to clear session lock record in /home/www1/www1/1/17/www.xbqg888.com2025/chapter.php on line 3

Warning: session_start(): Failed to read session data: memcached (path: 127.0.0.1:11211) in /home/www1/www1/1/17/www.xbqg888.com2025/chapter.php on line 3
第362章 上书房里的答辩(2/3)_晚清神捕_新笔趣阁
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362章 上书房里的答辩(2/3)

叩拜见礼之后,唯有李国楼站立回话,谁叫他资格浅,年纪轻连坐杌凳的恩赐也轮不到他。

大太监刘德印从恭亲王、翁同龢、李国楼手里取过奏折,放在同治皇帝身边的案桌上,同治皇帝首先取过恭亲王的奏折翻看,开始一天的办公。马上要亲政的同治皇帝,已经开始单独阅读折子,不再让别人解释给他听,若是有看不懂的地方,他就问话。

恭亲王折子的题目是:《拟选学童出洋学艺折》。

该折子是由李鸿章起稿,丁日昌会衔,李国楼参与探讨,最后以总理府衙门的名义报给皇上的奏折。

陈条一同向朝廷阐述了三点向发达国家派遣公立留学生的好处:

一是知道海外情形,可以掌握西方列强的思想。

二是可以深入学习舆图、算法、步天、测海、造船、制发的方法。

三是欧洲各国擅长之技,大清皆能谙练,然后可以学以自用,进而达到以夷制夷的目的。

最后写道:近年来,设局、制造、开馆、教习,凡洋人擅长之技,大清颇知究心。须经费均蒙谕旨准拨,亦以志在必成。虽难不惮,虽费不惜,日积月累,成效渐有可观。兹拟选带聪颖子弟赴外国厮业事,虽稍异意,实相同。

接下来便是恭亲王和李国楼对同治皇帝的答辩,诉说国家派遣公立留学生的好处,灌足蜜糖说得千好万好。李国楼的嘴巴比恭亲王油滑许多,他有留洋的经历,也有收买洋人的实际操作经验,虽然没有说到哄骗洋妞上面,但从他嘴里说出的事,都是大清完胜洋人。把他在法租界赢得拳击比赛的事也搬出来说了,压力、痛苦、命悬一线,都在最后一刻爆发。

上一次同治皇帝已经领教了李国楼滔滔不绝的嘴皮子功夫,这一次又听得津津有味。

翁同龢对于把聪颖的学子送到西方国家去,心里是不认同的,原本也很抗拒。但看见李国楼学有所成,又需要李国楼合作办《新武堂》,就没有像往常一样和恭亲王辩论个你死我活。难得不和“鬼子六”吵架,坐在杌凳上,倾听李国楼演讲。

恭亲王心里舒坦,终于又有一位得力的同盟军。他的左膀右臂,一位是李鸿章,另一位是文祥。但文祥身体不好,年事已高,怕是不能长久处于军机处,他已有濒临危险的危机感,李国楼的突然降临,超出了他原本的构想。能让理学大师翁同龢闭口不言的机会千载难逢。

同治皇帝原本来上书房是想露个脸,拿着上书房大臣的折子,随便敷衍几句,尽早结束就去游玩去了。没想到被李国楼接过话题,然后给吸引住了,一条条解释给他听,清晰的了解了《拟选学童出洋学艺折》的内容。

“嗯,赏一碗马奶汁。”同治皇帝盘腿坐在榻上,一面喝茶,一面继续翻看折子,已经把游玩的心收拢住了,过了一会儿,说道:“恭亲王,你的奏折很及时。依朕看,先在国内招收聪颖的学童,先培养起来。你说需要先在国内培训多少时间才能出国呢?”

恭亲王说道:“启禀皇上,京师同文馆已有一批学童可以派往国外,但人员太少,只有几个学童有能力出国留洋。其他的学童至少也要二年,除了教习学童必须掌握的基础外语,还要教会学童自理能力。再有在英国、法国、俄国、美国的领事馆做好接待,寻找可以接受这些学童的寄宿学校。做到让这些学童能够心无旁贷的学好知识,以后能为大清做贡献。”

同治皇帝锁紧眉头,说道:“法国、俄国,如今和大清关系正处于冷冻期,万一他们不肯接收那些留学生呢?”

李国楼回道:“主子,应该不会,这种公派留学生是相互派遣的性质,法国人、俄国人也想多了解我们大清国,他们也盼望就机会让留学生来我国留学。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了解敌人,就要打入敌人的心脏里,双方的想法都是一样的。万一发生不接纳我国的留学生,也是一时,要不了多久,洋人为了利益又会和我国交流,就像英国人一样,变成我们大清最好的朋友之一。利益面前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主子大可不必忧虑,奴才一定会把差事办得漂亮。”

同治皇帝看了眼默不作声的翁同龢,知道翁同龢不反对的说,已算难得,也没有询问翁同龢意见,说道:“嗯······那就留中不发,恭亲王,你先去办吧。等朕下个月亲政了,会给你一个批文。”

聪明人有聪明的做法,同治皇帝认同了《拟选学童出洋学艺折》,但留中不发,不愿意在朝堂上来个大谈论,圣断**,有了圣意已绝的气魄。

“皇上圣明!”恭亲王、李国楼翻身大拜,上书房的好处突显出来,两人配合无肩,左右夹攻,一个多时辰的答辩就让同治皇帝站在洋务派一边,旁边一名清流派首脑,吭都不吭一声。

同治皇帝开始看起翁同龢的折子,很满意李国楼今天的表现,由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狂武仙途 太子妃她命中带煞 恰如初晨光微醺 修真者之游戏人间 斗罗:我赋万物魂技被千仞雪曝光 三国之天下至尊 鱼龙 地海燃灯 权力法则 王者荣耀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