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582章 军机处论炮灰(1/3)

李鸿章颐指气使 说道:“李国楼 你说得很好 继续说下去 嘴巴干了喝几口茶 皇上不会介意的 ”

“是 ”李国楼表现得像一名军人 一仰脖子 就把茶杯里的茶水喝光了 看不出喜怒哀乐的表情 继续说道:“皇上 适才微臣说到打仗的第一战 即炮兵的接触战 大兵团打仗 都是以火炮攻击开始的 过去因为火炮的威力原因 步兵方阵就算在火炮威力之下 也不能动一下 继续端着枪往前 现在这种战术就是找死 练兵不能学拿破仑的战术 早就过时了 如今我军的很多指挥官还在以这种方式练兵 臣不知是夸奖他们勇敢呢 还是说知者畏 ”

“是吗 朕怎么不知道呢 ”同治皇帝勃然变『色』 转头看向翁同龢 他的军事理论课就是翁同龢向他讲解的 拿破仑方阵能在火炮之下 岿然不动 令同治皇帝向往 他就想把八旗子弟兵练成不动如山的铁军 原來拿破仑战术和八旗的骑兵战术都已过时 书生误国 翁同龢竟然花精力 研究拿破仑战术 若是让翁同龢掌握军队 练出呆若木鸡的方阵 岂不是误国误民

翁同龢犹自狡辩道:“这西方人打仗 不是以方阵突进的嘛 排枪的威力只有在方阵中 才能突显出來 ”

李国楼回道:“翁校长 科技在进步 今日的军事科技让炸『药』的威力大了二倍 部队往前冲锋 只能以松散的队形前进 密集的队形只会是一场一边倒的大屠杀 所以肉搏战的第一波进攻 就有讲究 连组织敢死队都要讲战术素养 就算死也要死的有价值 打开胜利之门 要靠人海战术 但作为军事指挥官 如何使用人海战术 又是一门新的学问 跟上时代才有立锥之地 使用别人淘汰的战术 打赢几场战役 却埋下隐患 将來必会受到惨痛的教训 学会打仗就要善于总结战场上的经验教训 抓了多少俘虏 打败多少敌人都所谓 这些关战术素养 细节决定成败 把战场上每一个细节研究透了 在接下來的战役中不犯同样的错误 这才叫进步 ”[

同治皇帝对打仗饶有兴趣 还在津津有味的听着 问道:“李国楼 那你有什么经验呢 ”

李国楼说道:“禀皇上 很简单 就三个字 传帮带 军队就是这么传承的 沒有人想死 就算最卑贱的士卒也想活着走下战场 在战场上杀敌 不仅靠勇敢 而且要靠技术 这杀人的技术除了在课堂上学一点 再实战『操』练几回 就会融会贯通 新武军在前线杀敌 看似在和敌人拼命 但在效率为先的前提下 每一次都能以少胜多 新武军的军官被其他军队哄抢 连升三级已经习以为常 而且均不是那种惨胜 这是连湘军也不能做到的 依靠效率杀敌 臣是做的最好的一支军队 连刘锦棠也不如我 还要偷师新武军的文化课 ”

李鸿章说道:“李国楼别自卖自夸 你有多大的战功 皇上清楚得很 说一下如何提高作战的效率 这才是最关键的学问 ”

李国楼字正腔圆:“现代化战役 首先用火炮压制敌人阵地 在打开一道缺口之后 就让敢死队发起冲锋 敢死队拿着炸『药』包、掷筒往敌人阵地里冲 和敌人抱在一起死 第一波战士全部是炮灰 这需要艰苦卓绝的思想工作 微臣在这方面是专家 臣上书的折子就是说这件事 冲在第一线的战士都是炮灰 那就做到极致 大量的杀伤敌人 杀到敌人胆寒为止 战斗英雄都是吹出來的泡沫 沒几个大难不死的 属于珍稀动物 真正的英雄早就死了 和洋人打仗就要有必死的决心 死上一万敢死队 甚至十万敢死队 看哪个西方列强敢侵犯我国领土 ”

“哦······原來要这么打败西方列强啊 刘公公 把李国楼的折子拿來 ”同治皇帝终于明白打仗的残酷『性』 拼消耗满人哪里拼得起 还是要用汉人

醇亲王平生第一次听见这种军事理论 颇为吃惊 指着李国楼鼻子 怒斥道:“李国楼 你荒谬 这打仗依靠的是指挥官能力 哪像你这么打仗的 战士岂不要炸营 ”

李国楼回道:“醇亲王 你沒听明白 这是遇到强大对手时才会做 为了胜利 第一波进攻只能这么做 遇见英**队、法**队 你就能看出新武军的思想工作有多强悍 我又不是傻瓜 每次使用这种战术 连我也要变成炮灰 当然战士的生命不是儿戏 在发起冲锋时 炮兵把火炮延伸至敌人的后方 把敌人的阵地分割开來 让敌人的后援部队不能支援前线阵地 先夺取敌人的前线阵地 赢得一场胜利 就能鼓舞士气 接下來痛打落水狗 让其他军队发起冲锋 这就不要要敢死队了 依照我制定的战术杀敌 最多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三国之四世三公 嫡女重生 复活师传奇 回到古代开书院 异虫 混沌龙神诀 重生天才中单少女 香惑天下Ⅰ残皇,妃要你不可 武将宠妻日常 抢个王爷来撑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