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00章 大忠若奸(3/4)

官(六部首重吏部,尚书尊称“天官”)便像纸扎泥塑似的倒下了……

时至今日,就算朝堂上最顽强的反对派也明白了,试图正面和张居正对抗,失败是唯一的下场。

所以今天诸位大臣的反应让张居正很满意,他用手拈着黝黑的胡须,面露微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明立国两百年,外面虽然看起来轰轰烈烈,但各级官吏因循守旧、制度越来越不合时宜、朝廷政令得不到真正落实,内部已经被掏空了,如果继续这样下去,十年、二十年或许不会出什么问题,但五十年、一百年之后,恐怕难以设想。

锐意改革、推行新政成为延续帝国辉煌的唯一选择,张居正大刀阔斧的裁汰冗员、整饬吏治、清理田亩、富国强兵;任用戚继光扫清倭寇,又调这位名将镇守蓟州,在帝国北方竖起了铜墙铁壁;从成化年间开始困扰大明朝整整一百年的西南僰人之乱,他调遣曾省吾、刘显等官飞檄进剿,一举荡平。

但新政要继续深入,必然触动许多旧有的势力,张居正必须把权力紧紧攥在手中,才能应付他们的反扑,才能让新政不至中途流产。

申时行、王国光或许会认为张居正是个权臣,甚至有人觉得他近乎于奸臣,但很少有人明白他效忠的对象,其实比一般的认识更为宏大……

众大臣之中,只有张四维不动声色的看着这一幕,指甲深深的嵌进了掌心。

张居正并不知道,因为他的注意力转移到了自己的学生身上,小皇帝的惶惑瞧在眼中,张居正微为抱憾的降低了语音,和缓的道:“色勃如也的勃,读音是‘博’,陛下错读为‘背’了。”

“元辅张少师先生教训的是。”朱翊钧点点头,继续捧起书读下去,就像一个真正的私塾弟子应对老师的批评。

但真的是这样吗?

他已经大婚,而且刚刚过了十六岁(以后提到年龄都指虚岁)生日,不仅如此,他还是这个帝国至高无上的皇帝,大明朝庞大疆域的统治者,承天受命的天子。

朱翊钧低头读书,他的眼中闪现着隐忍。

很早他就得到报告,张居正得意扬扬的告诉别人:“我非相,乃摄也。”

大明不设丞相,因为担心丞相侵夺皇权;但张居正还看不上丞相之位,自称为摄政!

称摄政的,千古之下只有周公、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