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逆推(3/7)
可疑之处。>
秦林笑了:“我自始自终没有找到白师爷的任何破绽。”>
众人迷惑不解,如果真是那样,又怎么发现他是白莲教内应?>
白师爷则气愤的跳了起来,恨声骂道:“谁,谁出卖的我?背叛无生老母,死无丧身之地,魂飞魄散,永不超生!”>
众人此时方解,心说原来有人把他出卖了。>
“没有人出卖你,”秦林笑笑,解释道:“我是用的逆推法。”>
是的,白师爷这边没有露出任何破绽,换了别的绍兴师爷站在他的位置上,十有 也会劝陈王谟玩弄权谋,尽量挽回损失,推诿罪责,搪塞朝廷。>
可是站在白莲教的立场上,他们费尽力气盗取漕银,安排布置遍及南直隶各地的人马,设下如此大规模的局,其最关键的节点在哪里?>
秦林问出这个问题之后,张紫萱首先给出了答案:“陈王谟!”>
如果陈王谟是个呆子,宁愿承担罪责也不逼迫漕帮,白莲教怎么能策动十万漕工群起响应?>
如果他确实相信秦林能找回漕银,稳坐钓鱼台迟迟不做出动作,白莲教又怎么煽动百姓?>
就算事先了解到陈王谟是死道友不死贫道的性子,又怎么能确定他的命令不被钦差副使黄公公和张家两位公子干涉阻挠,出现别的变故?>
由此可见,要由漕银失窃引出逼反漕工,处于漩涡中心、大明朝在扬州负责此案的最高级别官员平江伯漕运总兵官陈王谟就是关键中的关键,他的态度直接影响着局势的走向。>
陈王谟世受国恩,白莲教绝对无法控制、要挟,哪怕把他本人或者最宠爱的亲儿子抓起来都没用,宁死不屈还能得朝廷褒奖,总比造反失败满门抄斩好。>
那么,白莲教以什么方式来影响陈王谟,从而推动局势朝他们希望的方向发展呢?什么身份、什么位置的人可以不露痕迹的对此案发表意见,引导陈王谟的思维、判断和行为?>
结论到此也就呼之欲出了——只有以幕宾身份出现的白师爷,才能以替陈王谟出谋划策渡过难关为名,诱导他一步步走向白莲教挖好的陷阱,因势利导,浑然不露形迹!>
所以,秦林的判断并非基于白师爷暴露什么马脚,显出何种疑点,而是从白莲教煽动漕帮造反之目的进行反推,得出最终结论:白莲教不仅需要,而且必须安插一个师爷身份的人在陈王谟身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