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785章 母与子(4/5)

抄冯保府邸所得的银子,来充作潞王大婚经费,既不影响朝廷在军政大事上的正经开支,又能把婚礼办得风风光光,正是两全其美。

李太后并不是武则天,她做到太后,只是偶然被隆庆看中,运气好生下了太子朱翊钧,她没有多大的抱负、多高的眼光,此时一则忿恨于冯保巨大的贪污数额,觉得他辜负了自己的信任,二来,也是更主要的,潞王大婚经费终于有了着落,让她原本有的十分不快,足足少了七八分。

“罢了,罢了,冯保既然不忠,就依着皇儿的意思,逐他走吧,哀家也不想见他了,”李太后叹息着摇摇头,想到过去十年冯保虽然贪污,但鞍前马后替自己效劳不少,终究有些不忍。

可想到心肝宝贝小儿子潞王朱翊鏐将要大婚这一层,这种不忍也就瞬间烟消云散,冲着张宏、张鲸、张诚喝道:“还不站起来,要跪到什么时候?双儿红儿,张宏年纪高大,你们也不扶他一下!”

李太后假意呵斥着宫女,张宏心头苦笑几下,而张鲸和张诚则颇为自鸣得意,今天陛下过了太后娘娘这一关,将来那就不一样啦。

李太后并没有察觉到,儿子眼睛里流露出的那一丝喜色,很明显,万历隐忍多年,一朝亲政得以执掌大权,做起事来绝不肯停步不前的……

冯保被扳倒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整个京师,文武百官在午门外广场上看到了十二团营铁甲军齐出,冯党束手就擒。市井的三教九流,则亲眼目睹了大队锦衣官校冲进东厂衙门,将冯保亲信一网打尽的场面。

朝廷宫变的经过是个秘密,当然不会传得尽人皆知,于是在种种街谈巷议的传闻中,秦林都是不可或缺的人物。

原因很简单,他在午门外宣读圣旨,他很潇洒的拍着刘守有的肩膀,而冯保倒台之前不久,秦林还打伤了他的侄儿冯邦宁,带着锦衣官校去围堵东厂衙门,几乎和冯保势成水火!所以很多传闻中,他就成了扳倒冯保的幕后黑手。

你想想啊,冯保如日中天,权势一时无两,怎么迟不倒台,早不倒台,刚和秦少保斗起来,就突然倒台了呢?

这些猜测不无道理,和真相也相差不远,就连万历皇帝朱翊钧、司礼监二张这些真正发动逐冯宫变的人物,其实都不知道,如果当初秦林带着冯邦宁找到冯保时,冯督公对秦林的态度还像以前那样,履行对他的所有承诺,也许这场宫变将是另外一种结局……

朱应桢府邸,年轻的成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