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太乙孽徒(1/2)
长安乃当朝帝都此时正值国力昌盛丰衣足食长安城内车水马龙热闹非凡。城内寺庙道观林立为修佛界和修真界共同的中心。佛道两界自古纷争不断。六百年前佛道两界矛盾激化被小人挑拨于是当时佛道两界顶尖高手齐聚终南山甚至包括本应该不干涉人间事物的散佛和散仙散佛和散仙的参与使得其他修行界高手根本无用武之地仙佛的实力比修行界人士的实力不知道要高出多少倍。由于当时散仙有三人而散佛只有两人所以佛界屈居下风。打到后来当时的皇帝突然御驾亲临亲自劝说才得以暂息纷争并且定下了每五十年一届的佛道大会。大会持续了十二届了修佛界只赢了四届输了八届处于劣势。现在距第十三届大会还有十年时间修佛界和修真界各门派都在竭力培养出色弟子期待自己的宗门能够取得好的名次。
长安东南翠华山。
终南山是长安的南门户翠华山是秦岭终南山的一条支脉翠华山风景秀丽气候怡人名震神洲。
但是更为有名的则是建在山上的修真门派——太乙门。太乙门历史悠久创建于两千年前是修真界最著名的门派之一与天心门青龙门并称修真三门。相传两千年前一得道高人云游至此现此山幽险奇峻山灵水秀是一块难得的福地于是在此开宗立派史称太乙门。那得道高人就是太乙门的祖师太乙真人他当时借助山中罕见的冰洞和风洞潜心修炼终于在他六百三十岁那年成功突破天人期骑白马破碎虚空而去成为修真界有史记载以来的第一位正仙。
正仙和散仙是不同的正仙已经能够荣登仙界而散仙则不能被仙界接纳。无论是修佛还是修道都注重一个“功德无量”正所谓:“凡欲修道建功为先。利人济世功德益彰。是以诸天仙真咸以功德圣真位。积功满千形神俱仙。功不及千形灭神仙。功及兆民玉清之宝。凡蜕化为仙真心性无碍洞合自然。消则为气息则为人。神通自在变化无形。飞行三界出幽入明。一切众生咸愿济拔。心不退转自得真道。”意思也就是必须积得一定的功德才能晋升仙界功德不及而强行突破天人期者称散仙。
修真同修佛一样亦分九乘分别为闻道期道心期元神期出窍期太虚期轮回期大道期归真期和天人期度过天人期后就是仙了。
渡天人期和渡大密咒乘一样凶险渡仙有仙劫渡佛有佛劫据说是仙佛两界所下的考验威力巨大非人力所能抗拒能渡之者亦属极少数。
翠华山有三峰分别为翠华峰玉案峰甘湫峰太乙门就建于主峰翠华峰上。翠华峰山势极其陡峭山中多珍奇异兽奇花异草。山峰高耸入云半山腰云雾缭绕白气升腾山尖偶现于云端之上犹如化外仙境一般。
在翠华峰接近山麓之处有一大湖名曰“翠华天池”。天池被青山环峙绿波鳞鳞湖光山色群峰倒映小舟点点快艇如梭一片诗情画意。湖的北侧两处泄洪形成两条落差达25米的瀑布。较大的瀑布宽6米在山崖上分三级落下。飞瀑如注倾喷而下似滚雪涌潮。巨流击石轰鸣如雷水花飞溅雾气缭绕一在阳光下时现彩虹甚为壮观。这就是著名的“双瀑飞虹”
此时在飞瀑下方的一块巨石上一个满脸胡子的大汉正目不转睛地仰头看着这一幕壮观的景象叹为观止。此人正是北入长安的杨天行。他今天
来到翠华山下的太乙镇听村民谈起翠华山著名的“双瀑飞虹”忍不住前来一饱眼福。
杨天行从来没有见过如此美丽的景色不禁深深地陶醉了。他热血沸腾似乎在为大自然的神奇魅力而欢欣跳跃也为自己赢得新生而激动不已。
他想起了慈祥的智慧圣僧心里一阵感激心道:“要不是师尊我此刻恐怕仍在杀人放火干着丧尽天良的坏事。”想到这心中豪气顿生大声唱道:“大丈夫秉慧剑般若锋兮金刚焰非但能摧外道心并且破除邪魔见。
震法雷击法鼓海水奔腾须弥舞毛头许里乾坤定大千沙界寸土无。
让他谤任他毁把火烧天徒自累我闻恰是空中风何碍甚深大三昧!
一切声皆实相恶言善语无二样不因谤赞别冤亲方契本心平等相。”
杨天行愣了一下不敢相信自己怎么能唱出如此深具佛理的歌声他下意识地看了一眼手上的古铜戒指淡淡的青光略显狰狞的佛像还有丝丝凉的冷气。
“你是修佛之人?”一个冷冷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杨天行心中大骇急忙转身看去只见一个高束髻身穿灰色道袍的干瘦道人手拿拂尘站在身后十米开外处一双冷冷的眼睛正盯着他。他心乱如麻不知道怎么回答才好突然想起智慧圣僧教他的九字真言。
干瘦道人看出杨天行的慌张心下更是怀疑正想进一步逼问却见杨天行手指不停的变化最后变成一个古怪的姿势心中诧异静静地看着。
杨天行轻轻一喝:“临!”
正是九字真言大手印中的“不动明王印”此印一杨天行烦躁的心情立刻平静下来心如止水。他心中暗喜心道:“这九字真言原来这么厉害啊。”其实密宗独创的九字真言手印采佛道两家之长把道家的气脉思想融入密宗手印中功法独特神通广大现在的杨天行只不过略懂皮毛而已但是这也足够让初尝妙味的他欢喜一场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交锋
都市梦境成真系统
五代战歌
玉楼春
辣妻似火:总裁,轻点爱!
重生后我被大佬们宠野了
面具的肖像画
长生:从大周神朝开始
娇宠帝妃:邪王快接驾!
镜中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