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一百章 得道与失道(1/4)

琉球楚风终不负我!看着远处海面上与中原与南洋诸国大为不同的帆影。望楼上望眼欲穿的陈宜中长出了一口气。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推迟出兵半个月。就是为《孟子公孙丑下》白纸黑字写的这句话。

蒙古鞑子早已征服了西域无数的小国。每次出兵。都有这上百小国的色目人参战。名为“探马赤军”。高丽国也出兵助战。加上投降汉奸组成的新附军、蒙古各部兵马。出战时实实在在是各形各色的兵丁。颇有点得道多助的味道。

大宋朝廷呢。到现在还奉它为正朔的只有安南、占城等南方几个小国。要他们出兵助战是老猫嗅咸鱼----休想休想。每战全是朝廷的汉家儿郎。独力抵挡鞑子的各 兵。难免有些失道寡助的丧气。

单是士气低落倒也罢了。就怕有人反过去想想。“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蒙元多助则必然有道。大宋寡助岂不是已经失了道?天下十成江山。蒙元占了九成。国事如此糜烂。是不是大宋经三百年。天道已改、天命已移。蒙元真的“握乾符而起朔土。以神武而膺帝图”。这花花江山要换一个主人了?

大宋朝能在临安陷落后苦苦支撑到今天。赖着上下用命。甚至有了一丝两毫中兴的气象。凭的全是“汉人正朔”这四个深入人心的字。战局如此不堪。若是再失掉人心。大宋朝便再无翻身的机会了!

所以。陈宜中陈相爷把扭转局势的希望寄托在楚风地身上。接到琉球报告陈懿等人兴兵作乱的报告。他立刻决定无条件支持楚风。派兵缉拿陈懿。又让官家下旨请琉球助战----为琉球“擅斩朝廷命官”。张世杰和他在朝堂上争了三天。终究没有拗得过陈宜中。憋了一肚子气回帅船去了。好几天没上朝。陈相爷也不催他。一将一相近在咫尺。每天却以书信往来。

现在琉球人终于来了!上次。是他们装点出了“四夷来朝”地气象。证明了朝廷的正朔;这一次。他们又赶来了。加上许夫人、陈吊眼畲汉义军中的畲人。这次出兵除了朝廷军马。又有国中化外民、又有境外藩国兵。真真是得道多助了!

不亏了我将雪瑶送出啊!为了雪瑶。老妻哭了多少次。却不知你在海对岸过得好么?

陈宜中一时激动。想了很多。

陆秀夫也非常激动。丞相座船上地兵丁。惊讶的看着这位讲究“缓步以趋”的大宋朝头一号正人君子。迈开大步急匆匆的跑向望楼。

是的。得到琉球船来援地消息。陆秀夫同样欣喜若狂。自小熟读儒家经义的他。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