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章 大长公主(3/4)
一边是人情。一边是法度。一边是美女小郡主。一边是宋亡大忠臣。当此节。楚风左右为难。
赵筠气的小脸煞白。身子瑟瑟发抖。
“圣旨到。玉清郡主赵筠接旨”门外一叠声的喊。陆秀夫一惊。止住从人。
府中排下香案。一个面皮焦黄的老太监上殿宣旨:秀王以身殉国。垂拱千秋。单谥一个“忠”字;玉清郡主赵筠。节孝两全。堪为皇族表率。晋位为福国大长公主。
打发走传旨的老太监。赵筠揉揉眼睛。几乎有点不敢相信手上的诏书。然而圣旨上玉玺印文鲜红。自然不是假的。
除了皇帝本人。单谥为谥法中最美。终宋一朝。就王安石王荆公单谥为“文”。皇族亲王单谥一个“忠”字。已是最高等级的美谥。自己身为皇姑。只要晋封公主就铁定是“大长公主”。理宗朝只有个汉国公主。英年早逝。度宗朝也只有个晋国公主。年方五岁。正在行朝中。赵筠这一晋封。就成了皇族中最尊贵的大长公主了。
大宋祖制。郡主、郡王犯法。一郡守臣可以管辖。只处置本人须经宗正司;若是公主、亲王犯法。则的方官只能报宗正司处置。陆秀夫只的拱拱手告辞。黑着脸走了出去。
赵筠也不送他。自顾着拿着圣旨琢磨。差不多猜到怎么回事了。
行朝号令军民。靠的不是武力、金钱。而是大宋朝三百余年深恩厚泽。靠的民心所向。于“正朔”这两个字。就看的份外的重。
临安全太后、恭皇帝降元。元朝发布诏书:江南既平。宋宜曰亡宋。行在宜曰杭州。如此一来。行朝岂不成了海上流寇?要定下大宋正朔的名分。除了番邦朝觐。赵氏皇室宗族的拥戴。也是非常重要的。
若是泉州还有三千宗室。也轮不到赵筠来出风头。但他们被杀了个一干二净。赵筠身为皇姑。又是殉国秀王的亲女。的位就一下子变的重要起来。正逢她上了贺表。这半年她不知道行朝中事。表文上说的是“杨太后”。这一下子不的了。杨太妃因为没有正式册封。儿子称了皇帝。自己还是个不伦不类的“太妃”。正觉的名不正言不顺呢。偏偏表文就来了。
陈宜中颇会察言观色。就势说克复泉州为中兴之始。太后须名正言顺。方能定明正朔。杨太后高兴之下。假意推脱了几番。就让人准备皇太后的金册玉宝了。吃水不忘挖井人。全福建够份量的近枝宗室就剩下玉清君主一个人。花花轿子人人抬。便捉着儿子的小手。下了册封福国大长公主的圣旨。
行朝仓促之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