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132章 宁都歼灭战(3/6)

军的士兵倒下。但伤处多在四肢不致命的地方。后面的宋军立刻把伤员抬走。只要及时止血。就不会有生命危险。

蒙古兵则伤亡惨重。文天祥上万军中挑出了一千弓手。集中全军的强弓利箭。躲在畲汉义军的阵后。向冲击的蒙古军攒射。

蒙古军冲刺地时候。身子伏在马背上。宋军的攒射不能给他们造成多大地伤亡。但负责指挥的杜浒渐渐看出了门道。在一波蒙古兵冲击、射箭完成。扭转马头向侧面退却的时候。正是宋军弓箭发威地好时机!

杜浒指挥着部下。在敌人冲击时羽箭搭弦。敌人射箭我引弓。敌人拨马我射箭。哈。鞑子兵要么侧身要么背对着宋军。完全没有防御力。在箭雨下纷纷栽下马。

“曼古歹!”彻里帖木儿一声大吼。亲兵忙把手中的小黑旗摇动。元军狼狈不堪的退却。但是。眼尖的楚风注意到他们手中的箭仍然稳稳地搭在弓弦上。

彻里帖木儿久经沙场。他很清楚在面对密集结阵、各兵种密切配合的步兵阵时。硬拼对骑兵并不是最有利地选择----骑兵最大的威力在于机动力。

“曼古歹”。在西方又称安息人射箭法:骑射手佯装失败退却。诱使机动力差的敌人追击。蒙古轻骑兵可以在马背上回身射箭。但是对方的步弓手在追击的快速奔跑中却不可能发箭。欧式重装步兵和重骑兵更不可能挨上蒙古轻骑的一根汗毛。

“曼古歹”这种的恶毒战法。其精髓在于把蒙古轻骑兵良好地机动力和优秀的射箭技术结合起来。能够持续不断的攻击敌人。同时敌人一接近就跑。利用轻骑兵的机动力保持非接触作战。不给敌人还手的机会。这样的战法在欧洲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军事史上的奇迹。让整个欧洲在“黄祸”的梦魇下颤抖。今天。在宁都城下。它能再一次展现威力吗?

畲汉义军的阵型已经开始松动。不少下级军官迫不及待的想冲出去了。

步兵对骑兵。阵型一散。接下来地会是什么?彻里帖木儿已经在笑了。他在期待一场一边倒地杀戮。

只差一点儿!

在最后关头陈吊眼想起了楚风再三嘱咐的“绝对不能散阵。要稳步逼前。将鞑子压在梅江和宁都城所夹地狭地!”他及时下达命令。收拢了开始分散的阵型。

宋军不但没有上当。反而以密集阵型缓缓前推。将敌人挤在自己大阵和滔滔梅江之间。彻里帖木儿的回旋空间更加狭窄了。

此时。北面的宋军推进到了作战位置。近三千全身钢甲的士兵。组成了一道钢铁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