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164章 思想改造(3/4)

是此人。”

真是有才未必有德啊。秦桧发明宋体字。却是个大汉奸。元好问一笔好词。却无耻到奉蒙古人做儒教大宗师。草他马的!

这便是了。蒙鞑子做得儒家大宗师。我堂堂汉人不能修改儒学?楚风立刻和赵筠探讨起来。两人一个拿典籍翻作白话。一个按需要的意思进行修改。忙了个不亦乐乎。

儒。诞生于东周。它的一些观点属于普世价值。在任何时候都有积极意义。但并非儒家独创。比如“信”。难道儒家诞生之前。尧舜禹汤、先秦三代不讲诚信?难道法家商鞅“迁木立信”不是突出地政府诚信?这些东西完全可以保留。

有些部分。中国文字没有标点符号。断句不同。意义便不同。有的即使断句相同。对字义理解也不同。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样断句意思就是要搞愚民政策。君王要做什么让老百姓做就是了。没必要让他们知道朝政。“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种断句就是说。老百姓赞同你的政策。就可以大干快上;老百姓不赞成。就得摆事实讲道理。做好说服解释工作。

楚风自然取第二种了。目前汉国差不多就是这么干的嘛。

“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一可解作“夷狄都有君。不像咱们诸夏反而无君。诸侯目无君长、周天子君权旁落。这也太不像话了吧”。二则可按华夷之辨解作“就算夷狄有君。也比不上华夏无君。因为他们太野蛮。夷狄之君不能算国君。”

楚风自然还是取第二种。这样一来。忽必烈就成了夷狄嘛!大元朝夷狄之君。也就没有统治地法理基础了。圣人都说了。你那夷狄地皇帝。有还不如没有呢。

至于克己复礼恢复周礼之类的。直接反驳掉。孟子都说孔子是“圣之时也者”。就是顺应潮流、顺应时代的圣人。时移世易。宋朝不是关西大汉持铁板唱“大江东去”。就是江南才女拈着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要恢复古礼。好。你给我奏黄钟、歌大吕。看有几个唱得来!

儒家著述甚多。两人忙了三天也没弄出多少。楚风干脆把小山丛竹出身地士子召集了好几个。什么宋文昭、于孟华、王峻、庞泰、骆醒忠。连同他们知书达理的老婆一块。搞了个写作组。赵筠总负责。楚风最后审阅。把儒家经典全译成白话文---当然是按自己的需要译。和乾隆修四库全书相反。这部书大肆强调夷夏之辨。舆论矛头对准了蒙元鞑虏。

骆醒忠越写越是心惊胆战。自古以来。解圣人书者多矣。未有解作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