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章 报纸(2/4)
楚风批示:转文教部,照办。
大汉二年八月,汉国已拥有运输捕鲸拖网各类剪式船二十四条,护卫舰八艘,驱逐舰两艘。上次台风事件后,经曲海镜提出,除琉北琉南航向沿岸航行相对安全以外,占城、三佛齐、佐渡岛、吕宋四条航线远涉重洋,单船航行过于危险,应改为双船编队航行——曲先生还从纯数学的角度计算了概率:设若单船出触礁、倾覆等事故的概率为十分之一,则两条船同时出事故的概率为百分之一,互相救助,则安全系数大大提高。楚风自然照准,反正剪式船速度快而载重差点,两船同行多装点货,安全第一嘛。
由班轮制度的启发,楚风又决定新设一个邮政局,由工商部管理,总局设在琉球,占城、三佛齐、琉北、琉南、佐渡岛、吕宋设分局,接受传递官商军民的往来信件、邮包,民商函件付费传递,军事和政府文件另外加盖公章,免邮资并且特别保密。
朝会上,陈宜中还对此提出了建议:“宋朝原有邸报,不过只是发给朝野官员,急递铺也是传递公文函件,汉王此策惠及百姓,从此游子思亲,千里之外一封书就寄到手上,再不需要辗转托人递送,实在是好!不过百姓多不会写字认字,不妨在邮局设写书人,由他们代写、代读信件,方便百姓。”
最近一段时间。每天地朝会陈宜中大出风头。他是做过大宋丞相地人。眼光见识自然高出匠户出身地各部长们一截儿。又懂医卜星相杂学。还常年和海外番商打交道。对占城、三佛齐、日本比张广甫还要熟悉。朝会上不管提到什么问题他都能发出点真知灼见。使得原来地部长们个个都有了点危机感。
这不。侯德富搜肠刮肚地想了想。觉得陈宜中地话驳无可驳。便道:“写书人地办法是好。不过汉王不是常说市场化
民争利吗?咱们干脆把这个岗位包出去。让代书老夫|自己。”
楚风微微点点头。没说话。侯德富有点着相了。这种枝节问题不该在朝会上讨论地。否则汉国这许多事情。就是全天二十四小时开会也说不完。大约。陈宜中地加入。让自己手下地第一谋士有点坐不住了吧?
“汉王。我想到了一个主意。”赵筠转着手上地钢笔。这是她从楚风身上学到地习惯。“刚才陈部长提到邸报。我就想起当年常在父王书房里看报。天下大势、朝政时事都能了解得到。实在很好。我大汉如今有飞地在海外。消息往来不便。一有风吹草动。或者民间谣言。便易致民心浮动。咱们何不办张邸报。每旬印刷了将时政大事说与国民知晓。用邮政运发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