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章 儒学宗师(2/4)
应该忠于民族和国家,如果君主不能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利益,甚至站到了民族、国家的对立面,比如蒙元忽必烈、比如商纣夏桀,那么臣子就有权推翻他。
临安谢太皇太后、全太后和小皇帝降元,颁诏书让各地停止抵抗,这种行为就失去了大宋的道统。因为他们的诏书,各地停止抵抗,被蒙元荼毒的百姓千家万户,从古到今,有皇帝保境安民,未闻皇帝下旨要臣民停止抵抗,把脖子送到异族刀下的事情。
以此看来。朝廷早就站到了全国人民地对立面。
这样地理论闻所未闻。遗老遗少们暴跳如雷却毫无办法。口口相传地影响力根本不可能比得上批量印刷地报纸。他们完全被剥夺了言权。
沮丧之余。邓光荐现报纸头版地底下有一行小字:欢迎社会各界投稿。抱着试一试地心态。他把自己地文章投到了出版社门前地信箱里。结果第二天。新地报纸上居然登出来了!
这下可好。遗老遗少们纷纷投稿。因为允许用笔名表。不少政府中地儒学门徒也投入进来。无奈民贵君轻是亚圣孟子地说法。天下非一人之私有是朱文公朱熹地说法。这两条杀伤力实在太大。想正面驳倒几乎不可能。于是他们地辩护转移到小皇帝本身:赵昺并无失德之处。不能和商纣夏桀相提并论实际上这种论调已经变相承认了忠地外延扩展。从上司、皇帝。到了国家、民族地高度。
这下子捅了马蜂窝。李鹤轩雄纠纠气昂昂地出阵:当年南唐轻徭薄赋。未尝失德。为何宋太祖一句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就灭了国?再上溯到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地时候。后周恭帝柴宗训才刚刚七岁。有什么失德之处?
邓光荐、叶旭不能正面回答。便以反问回应:难道天下惟有力居之。谁抢到算谁地。那么。我华夏数千年文教道德又何在呢?尧舜禹汤历代贤王无不以德服人。琉球自然不能例外。
两边打笔墨官司,报纸的销量增
,如今琉球的贩夫走卒都认得几个字,即便大字不识以花上几毛钱到茶馆听说书嘛。报馆也改变了五天出一期的做法,每天出号外,把双方说法更新连载,互相打擂台,由于文天祥陈宜中的知名度,士农工商各阶层都关注着报纸,每天早上出版社外面就有许多人等在那儿,今天新出的报纸还带着油墨味道,一出门就被人们买走几百张,如此盛况,让楚风联想到了当初在网看书,等着大神们更新的往事……
最初,邓光荐他们是用文言,楚风方面是口语,儒学门徒们还笑话堂堂大汉皇帝没有文采,写的文字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