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六章 第二十七节 血染洛阳城(1/2)

元康元年,孟观、李肇向皇上告发杨骏谋反。

告发密函送到勤政殿的时候,皇上正在御书房和齐王、汝南王他们议事。

当听到杨骏要谋反弑君时,皇上呆呆地坐在龙椅上,半天没有吭声。

汝南王趁机代皇上拟诏,罢免杨骏官职,宣布全城戒严。同时令楚王兵据四城,协助京城守卫守好城门。又令东安公司马繇率八百将士讨伐杨骏。的外甥段飞还在宫中,他闻听此事后直闯御书房,力辩杨骏不会谋反,因为他没有谋反的动机。

他的理由很独特杨骏无子!一个连儿子都没有的人,他谋反干嘛?他要那个皇帝宝座将来留给谁?

至于告密信中所说的,杨府中现在正积聚着很多大臣在密谋。段飞辩称,他们只是在一起商量今年夏祭的事,根本不是在密谋造反。

他说的这些嘛,倒也有几分道理。只是事关谋反,历朝历代,都是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走一百的。

汝南王生怕皇上犹豫,当即一声令下,禁军一拥而上,像老鹰抓小鸡一样把段飞抓了起来。段飞一面挣扎一面破口大骂,当然是骂汝南王和我,主要是骂我。据说,他还对皇上大喊,我是个扫帚星,魔煞星,将来一定会谋权篡位,皇上会沦为我的傀儡,大晋的江山也会断送在我的手里。

最可笑的是,段飞还力陈。他们都是为了皇上好,才把持朝政地。不然,一旦归政于皇上。大晋皇朝最后只会落得母鸡伺晨,成为千古笑柄。

向我转述这些话的人一边说。一边不断地观察着我的脸色。

我却越听越乐了他们还以为这样做是在拯救皇上,殊不知,皇上正巴不得如此呢。他老早就说过他地人生理想了,那就是我批阅奏章,他在一边玩蛐蛐.更新最快.批完了。我们再在宫里某处幽会去。人人都只会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去揣度别人,总以为自己喜欢地,别人也一定喜欢,比如权力。

他们不知道,他们以得到为幸,皇上却以得到为累。

所谓汝之蜜糖,彼之砒霜。

只可惜,没有多少人能真正体会到这个道理。

不过我关心的并不是那些人对我的评价,骂我损我。悉听尊便。我关心的只是,东安公司马繇已经去了那么久了,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有任何消息传来呢?

我在这里心急火燎。怎么别人都不着急的吗?这事若办砸了,让杨家反击成功。丢脑袋地不只我一个吧。

我只得再次派人去打听。同时努力忍住破口大骂的冲动。首盼望中,探消息的人终于回来了。才刚刚禀告了一句,我就难以置信地睁大了眼睛。

东安公司马繇领的人现在还是街上走?我没听错吧。

难道他们不是去平叛,而是去逛街闲玩的?

他上午辰时初刻奉命从宫中出发,现在已经快到巳时了。

也就是说,他已经在街上逛了两个时辰了。

而正常情况下,从皇宫大门步行到杨府,也只消一柱香的功夫。

我问那人“东安公他们是怎么走的?”

能走出这样的速度,也是奇迹了。就是一边走一边数蚂蚁,这会儿也该数到杨府了吧。

那人答“东安公地队伍一路走走停停,沿途不断地派人打听杨府的消息。”

“打听什么消息?”“就是杨府到底有多少人马准备迎战啊。”

“打听的结果呢?”

“杨府门前静悄悄地,什么人马都没有。”

既然这样,“那他为什么不快点走?”

“他说越是这样越可怕,搞不好杨骏是在模仿诸葛亮的空城计。”

我已经听得快要吐血了“就算是吧,那他还怕什么呢?诸葛亮地空城计可是真正地空城。”

“呃,大概是怕杨家假装没人,实际上里面埋伏了弓箭手、刀斧手……”

真是个脓包,千真万确、地地道道的脓包!我怎么找了这么一个人来办这么大地事啊。

没奈何,我只得对那人说“你现在马上坐车过去,告诉东安公,他要是还敢继续在街上数蚂蚁、磨洋工,我就有理由相信,他跟杨家其实是一伙的。”

那人点头领命而去。

直到三个时辰后,才又传来消息说,东安公的人马已经进入了杨府。知道,也难怪司马繇那么小心那么害怕的,当时的情况的确有点危险。

那时朝中许多大臣都在杨府,这些人都是杨氏一派的,生怕杨家一倒,他们也跟着玩完,故而纷纷建议反制。

杨骏的主薄朱振提议,先起府中家丁火烧皇宫的云龙门,再拥立太子进据万春门。以东宫和禁军的力量,不难平息事变,反败为胜。

更有甚者,建议杨骏下令,让刘豫集合禁军,直接闯宫,捉拿我和皇上,然后拥立太子登基。

可惜杨骏实在太不中用了,他比曹魏时的曹爽还不如。事到临头,根本没有决断的魄力。

面对群情汹涌,他竟然晕头转向地只说了一句“云龙门乃魏明帝所建,气势宏伟,烧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崔门嫡女 乡野孤儿 小哭包 第一神相[娱乐圈] 万里情深不负 从笑傲开始的江湖路 武极天下 退婚后,她竟揣着崽穿喜服嫁皇叔 阴阳眼之灵媒 一世情缘:邪恶冷少新婚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