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李靖(4/5)
政治,这就是君王的御下之术,自己不要去争辩,而要表示自己的确做错了,很后悔,希望您能饶恕的态度。这就是古代的政治。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不过因为四个字:功高盖主。打仗还是需要武将的,而皇帝总是用文臣来平衡武将的势力。当一位武将立下很大战功的时候,皇帝高兴的是自己的江山安稳些了,可又会担忧这人会不会造反,枪杆子里出政权,大家谁都明白。能混到这一步的人,没一个是智商低的。只不过看你怎么对待这些。刘邦、朱元璋采取的措施很简单,但也很有效,一个字,“杀!”这些功臣宿将都死了,当然不会再去造反,要反也是跑到地府里反去了,那就不关他们这些皇帝的事了!而以李世民、赵匡胤为代表的皇帝,则是采取温和态度对待。这两位皇帝一生基本上和自己的这些老战友过得都很愉快,大家也没闹什么别扭。但即使是李二这样的君主,在大将立下大功的时候,还是要鞭策鞭策的,而文臣也明白这些,揣摩圣意可是一位政治家的必修课。因此每次总会在战后,出现几份弹劾报告,很明显和当时的气氛不符合,但也是那时候皇帝最喜欢看到的东西。李二很严厉地批评李靖,李靖一直在那儿认错,其实大家都在演戏,心里也明白这是怎么回事,但该走的过场还是要走的。最后,皇帝表示,你看你立下这么大功劳,但也犯下这么多的罪,本来是不能当这个官的,但我知道你的为人,你也不是有心的,所以还是升了你的官,以后自己多注意点啊!不能每次都让我维护你吧,有时候我也很为难的……反正就是让你感恩戴德,自己卖命换来的东西,只是皇帝施舍给你的纪念品。碰上不明了的武将当然对文臣恨之入骨,不过这正是皇帝喜欢看到的;碰上明白的,像李靖这样的,以后做什么事尽量小心翼翼,不能让自己没个善终。事后,李靖被封为代国公,接替死去的杜如晦担任尚书右仆射。李世勣则被李二任命为并州大都督,负责镇守北方边境。谁留在外,谁留在身边,看来李二心里还是有数的!李靖的功绩大概罗列下他最大的四次军功,每次都至关重要,可以说成败可以影响到历史的发展。第一次,大破地方割据势力萧铣,并擒萧铣到长安。第二次,大破丹阳宋政权,擒辅公祐到长安。第三次,贞观初年,大破dz解除大唐北方威胁。第四次,破吐谷浑,逼死其大王,另立傀儡政权。这只是李靖一生中四次规模最大的战争,前两次关乎全国的统一,后两次关乎国家安全和对外利益。另外,李靖还对岭南的开发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大唐能顺利地平定南方,逼迫两广云贵的割据势力投降大唐,与李靖的努力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