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一五四章 房地产(3/3)

有人知道了,十个人里面得有九个人会骂李想这是脑残,可如果换在二十年后,十个人得有十个人会说李想这么想、这么做那是有眼光!

年代不同,就会造成每个人的看待事情的眼光不同。而李想作为一个比比人多了二十多年经历的重生人士,看事和做事的准则自然也不会和这个年代的人一样。

李想的准则就是,该花的钱一定得花,该遵守的规矩,那就一定得遵守。不管你想要的东西人家要不要钱,反正李想是绝对会支付给人家相应的报酬或者是资金的;不管国家有没有颁布相应的规矩,反正李想是绝对会按照二十年后的规矩来办事的。

这就叫防患于未然。

就像云子搞得那个桶装水厂一样,李想就是一直这么要求云子去做的。无尘车间咱现在没有资金,搞不起来,那个不要紧,这种空子可以钻,但绝对不能时间太长,一旦有了资金,无尘车间是必须要上的。还有那第二口专门用来回灌的深井,难道李想不知道打一口深井花费不菲吗?但李想还是要求云子去做,目的就是为了遵守该遵守的规矩。

这种事儿在现在的人看起来,纯粹属于乱花钱瞎做的事儿,可李想还是这么坚持,因为李想很清楚,一个企业要想做大做长久,基础必须从一开始就得打牢,而打牢基础的重要一部分,就是设立符合未来规矩的规则。

李想现在打造的企业和事业,完全都是按照后世的规则来打造的,即便是这种突如其来的想法,李想都很自觉的按照后世的规矩来想的。

不过,这些仅仅是李想的一些想法,虽然李想现在也很想实施,可目前的条件还达不到,一是手头的资金不允许,二是李想现在也没有这么大的精力来捣鼓这些事儿。

不过李想很清楚,即便是再过两年捣鼓这个事儿,也不算晚,可以说,从现在开始到往后的五六年,实施这个想法都是可以的。

就这样,李想沿着长安街,一边想,一边走,溜溜达达的溜达了将近一个小时,这才回到了自个儿的家。&l;/&g;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