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 第一种解决方案(1/2)
吴凡有些犹豫,朱允炆道:“你就讲吧,难道还有什么很难办的事吗?”
吴凡道:“一个就是工业机器人,用机器代替人力,在我那个时空可还没成功的先例。”
朱允炆问道:“肯定还有其他办法,看。”
就是我的第一种统治方式,那真的是个很神奇的方式。
三十年间将人口从四亿繁衍到了八亿,居然就养起来了,人口寿命大幅度增长,并大规模的普及了基础化知识教育,完成了基本的重工业体系建设。
在这期间还要应对周边的战争和大国的军事压力,对外战争还居然都赢了,不得不是个奇迹。
朱允炆听后点头道:“是的,不得不是个奇迹,你的是你那个时空建国初期吧?”
吴凡点头。
朱允炆问道:“你具体是怎么做到的?就我知道的情况土地供应一直都很紧张,大明现在要不是对外开疆拓土,向外移民,土地的供应也将极为紧张。”
一方面你知道的,通过计划经济将每个人牢牢的固定在相对的工作位置上。
农民只有种地这条路,工人根据计划分配到相对应的岗位,每一个人都有安稳的工作,可每一个人的命运也都是被固定的,想要改变的话难度很大,几乎无解,无法改变。
这种状态下的国民,以苏联为例子,生活绝对谈不上富裕,可也饿不死,生活很安稳,也没有什么具体的生活压力和竞争压力。
国民到点上班,到点下班,很有规律。
张茅灿这个时候插嘴道:“在这种时空算命先生最好混了,时间到了,恋爱了,时间到了,结婚了,差不多了该生孩子了,可以算算生男还是生女了。”
秦斗给张茅灿夹了块肉放到张茅灿嘴里道:“就你话多。”
朱允炆道:“没听懂!”
吴凡笑着道:“我还没完呢。”
在那个时代,我生活的国家,人民还保留着传统的生育观念,多子多福,儿女双全,必须生个男儿传宗接代的思想观念相当的浓厚。
往往一家生个五六个孩子很正常,独子反而极不正常,会被鄙视的。
这样子生育的社会氛围有了。
在那个时间段,又刚好医疗水平大幅度的提高,人口寿命大幅度的延长,同时婴儿死亡率大幅度的下降,人口开始了爆炸性的增长。
朱允炆笑着道:“我感兴趣的是具体怎么做,怎么养活这么多人口的?”
这就要拜计划经济所赐了,没有黄赌毒,没有黑社会,人人有具体的工作。
即使你有搞歪门邪道的心思也没有你搞歪门邪道的土壤。
计划经济之下,人的粮食需求被纳入了计划之中。
在这种计划之中,如果粮食充足,那么人民都可以得到丰富的食物,如果粮食不足,则可以保证每个人可以获得相应的口粮,保证每个人都有口饭吃,避免出现粮商囤积居奇,避免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最主要的是避免了粮食的浪费。
再加上不患寡而患不均的人性,大家都差不多,所以尽管穷但社会稳定。
那个政权可是将权力扎根到村一级的,控制力强,治安想不好也有难度。
如果饿死人那么基层单位是要担负很大责任的,政治前途可以就全完了。
我生活的时代,北方每次一下大雪,地方领导就很担心,担心自己的地头上莫名的就出现不知道哪来的流浪汉被冻死被桶上新闻媒体,从省级领导开始,逐级追加责任,一个都别想逃。
一个流浪汉不心把自己冻死了,一群官员跟着政治前途受到牵连。
在这种体制压力下,人只要生出来了,养活一个人难度不大,当然吃好那是另了。
百姓关心的是生男生女,生几个,而不担心孩子生出来养不活,养不起。
那个年代的人一家基本上四五个孩子,还能保证每个孩子受到基本的知识化教育。
朱允炆道:“那教育呢?合格的工业人口不可能放养,要读书识字的。”
通过运动,连续不断的运动。!
工人本身就有一定纪律性,很好组织起来学习化知识,举办各种竞赛活动等,无形中提高工人的化知识水平。
有条件的工厂还举办工人夜校,有针对性的教授工人知识。
我那个时空的人由于工业和教育的普及,很多人是体会不到识字的工人和不识字的工人在基础工业劳动中的巨大差别的。
朱允炆道:“你那个时空重点是农民吧,工人相对来是少数。”
好,开始农民!
农民按生产组组织起来,劳作之余进行大规模的学习教育运动。
很多人对这些时期的各种学习运动深恶痛绝,认为这是洗脑,这是愚昧,这是个人崇拜。
我不这么看。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我认为这根拿一把琴去牛面前拉一拉让牛来欣赏音乐的效果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狂刀决
剑冢百年:一声剑来,天地皆惊
恶人修炼系统
三国:刘备帐下,朝九晚五
切记!天黑要关门
女身的秘密
开局签到获得全部游戏技能
总裁追妻:宝宝萌翻天
豪门罪妻:离婚后她炸翻全场
我就是大佬死了的白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