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一百九十章 创造新人类的伟大运动!(2/2)

蚀掉这个制度,回到原本的规律中去。”

吴凡点头道:“是这个样子,我那个时空有宗教是禁止堕胎,鼓励生育的,可只要富裕后,娱乐丰富,有效的避孕方法,人口就还是上不去。”

归根到底,工业化社会让有能力资源的只想享受,不想抚育后代,没能力资源的却连抚育后代的想法都被扼杀了。

如果政府让利调节资源,让百姓去养育后代,那些人却宁愿拿着这些资源去享受娱乐而不是养育后代。

大道理其实百姓也懂,可真要一个个百姓个体为国家结婚生子却一个个的没有积极性,简直就是集体负责制,集体不负责的典型。

张茅灿忽然贱笑着道:“其实我倒是有个办法,就是怕你们接受不了!”

烦印这时也道:“我也有个办法,不过让他先吧。”

吴凡道:“讲吧,我估计没好事。”

张茅灿坏笑着道:“你男女间最懵懂最有激情最有兴趣的年龄段是什么时候?”

烦印道:“青春期呗,这还用。”

张茅灿贱贱的道:“你们知道未婚母亲吧,很年轻的那种!”

吴凡道:“这种家庭往往孩子的环境不好,年轻母亲的一生也被毁,孩子进入下一个恶性轮回。”

张茅灿这时道:“如果从这方面着手呢?这个阶段可以是最积极主动,最情难自禁的阶段。而这个阶段,如果不是科技的发展,按照正常的人类演化,差不多这个年龄段生育并抚养孩子,在差不多三十多岁的时候死去,可同时下一代也已经成年,进入下一个繁衍轮回阶段了,难听点完成了基因繁衍的任务可以去死了。”

吴凡听后还是迷茫的看着张茅灿。

张茅灿到底想什么?

听你了那么多,我来发表下我对人类社会工业化的见解,其实问题的根子就在工业化上。

我生活的原时空是很原始的传统的农业社会。

在这种社会中,男女日出而作,日落而熄,没什么娱乐,更没什么化。

男女到了青春期的时候,已经算成年人了,开始结婚生子了。

朱允炆听后道:“大明现在的边远农村地区也是如此,风俗依然如此。”

可孩子生下来后,大多数人活到三十多岁也就因各种原因去世了,而他们去世时孩子刚还也成年了,于是开始了下一个轮回。

吴凡点了点头,却还是不知道张茅灿想表达什么。

张茅灿道:“我们再来看工业社会。”

工业社会相对农业社会,在农业社会该婚嫁的年龄,在工业社会却还是被当成孩子看,被传播各种性知识,并教育避孕措施,还阻止他们对异性的兴趣,对它们施加巨大的压力将他们的注意力尽可能的转移到读书学习上。

在工业社会,等一个人完成学业的时候,往往也极为成熟了,并懂得控制自己的本能了。

有些人甚至读书读到了三十岁。

所以我们应该从化风俗入手,隔代抚养孩子。

吴凡听后眼前为之一亮,这个思路相当的有创意。

孩子十八岁左右就成婚,开始生育,生育出的孩子让爷爷奶奶辈抚养,由于早婚,这个时期的还很年轻的爷爷奶奶辈肯定也抚养的起。

既能解决工业人口的教育培养问题,又能解决生育率低的问题。

吴凡道:“动作改变太大了,伦理道德,社会风俗的引导很费劲,不过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张茅灿只是提出了一个大概的构想,吴凡还在考虑伦理道德怎么解决,朱允炆却高兴的道:“妙,实在是太妙了,这个办法高啊!”

伦理道德和风俗可以重新构建,同时又规避了工业社会下百姓贪图享受的困扰,再做好配套的国家福利待遇,人口是一定能够稳住的。

让最有生育冲动的人去生育,让最有稳定收入和成熟的人养育孩子,这个方法真的很妙。

张茅灿笑而不语,因为他也仅仅是有个懵懂的想法。

朱允炆沉吟了好一会儿想道:“假设朕是男个6岁男的,杨贵妃是个6岁女的!我们两个还是学生,还在读书,相见了,并且相爱了,于是一切很自然的都发生并结婚生子。”

吴凡一听道:“6岁,太早了吧,不过在你这个时代环境也可以理解,在我那个时空可是彻底的早恋,必须坚决的扼杀在萌芽状态。”

不过吴凡还是没弄明白朱允炆和张茅灿想出了什么应对方法。

&l;/div&g;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无常养殖日记 花都巅峰狂少 风流仕途 不朽神帝 作者请你冷静点 九道劫之萌师出高徒 原神:收个温迪当儿子 火葬场灵异事件 汉末大军阀 无战双神牧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