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节 开发和推广(2/3)
周安决定赌一把!但他对汪新提出了个要求:签终身合同,而且如果公司如果开不下去了得给他足够的赔偿金。
对于这个要求,汪新初尔是感觉到稍有点不痛快的,但转念一想,他就乐了——你想卖身一辈子,难道我还不敢要吗?至于公司开不下去的可能性,那太小了,过两年网络泡沫一起来,我觉得没本事干了不能把成本加个零卖给别人吗……
心里这么想,嘴上却不能这么说,汪新当时说的话很动听:“像周叔叔这么稳重的人肯屈尊来我这个小公司帮忙,就算您不说我也舍不得您走啊,至于钱的方面,无论如何都不能让您吃亏……”
一番话把周安哄上了船,而且他还兼了个接电话的职位,照汪新的话说这叫是“我们这都是年轻人,就您老让人听着就放心”……
报刊杂志上的广告效果非常明显,毕竟在这个年代,读书看报是最普遍的获取信息的方式。
在网络没有成熟好用的搜索引擎的情况下,虽然说小蜜蜂已经在网上出现了半年,而实际上知道它的人并不是很多。而现在广告一出,又有着挂名“评测”的软文里不吝赞誉之辞的一番吹捧,很多在网上只知道看看网页逛逛论坛且美其名曰“网上冲浪”的人一看:原来还有这么样的一种东西?下载了玩玩看?
安装好了便去搜索天南海北的网友,一聊便上瘾了——这可比交笔友方便多了啊!然后如果朋友能上网的,便推荐给朋友用,这就又给小蜜蜂带来了用户。
用得有了感想的,便去自己常逛的论坛贴——这个好,不用像报纸杂志一样非得是写得好了才能,就算是帖子里有文笔不通的、有错别字什么的,只要能写出新东西,便总会有不知道在哪儿的网友追捧,很能满足人的虚荣心呢……
于是到了4月下旬,汪新就不得不换了一台服务器——没办法,小蜜蜂的用户数量增长得太快,短短的半个月,就从3oo多增加到了2ooo多人,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地增长,原来的跟人家共享的那1m带宽明显是不够用了。
还是在同一家,这次是1om带宽,虽说之前那1m的钱还没用完可以折算过来,虽说现在价格比起去年已经便宜了,但租用一年汪新还是加付了52万的费用。
注册人数还在增长,但汪新估计,就算是自己已经把很多好的号码屏蔽掉不允许注册,从1oo1oo开始,估计今年能到2ooooo这个号就算得上是大丰收了。
这并不是说汪新认为小蜜蜂的用户能达到近1o万,毕竟1997年甚至到了年底,全国的网民数量也不过就六十多万人(在前一世做网游策划的时候,汪新查过各个年网民的数量),汪新觉得号码能排到2ooooo左右,是因为他心里有数——肯定有不少人会一个人注册一堆号的。
虽然做了单一24小时内只能注册一个号码的限定(汪新也知道如果不限制的话,数字搞得越大他就越好吹,但现在帐号注册服务器和聊天服务器甚至包括下载服务器都是同一个,这么弄的话服务器受不了啊),但肯定有人为了申请个好一点的号码而不计劳苦地一次次尝试,所以汪新估计,当号码被申请了近十万个的时候,真正的用户能有两三万就已经算是不错了。
modem已经出现,但市场上卖得最多的还是36.6k的,但即便是36.6k,也完全可以用来语音聊天了,而且汪新前一世用过的即时通讯软件都是有这功能,所以小蜜蜂自然也少不了这个功能。
除此之外,诸如好友生日提醒之类的贴心小功能自然不用多说。然而,之所以用户数量会飞增长,汪新认为软件自带的一个功能是无法忽略的——那就是“小蜜蜂网址导航”。
哪怕是到了2o1o年以后,很多计算机用户浏览器的页还是一个导航页面,更不用说在网上查找资源还不方便的1997了。
计算机网络在1997年对于人们来讲已经不是个陌生的词汇,“网吧”这个东西也逐渐出现在各大城市(中国第一家网吧是1996年5月出现在上海的“威盖特”),这是个很吸引人尤其是年轻的事物。
但很多人不会上网,所以有了电脑游戏厅的火热;很多人上了网之后不知道做什么、不知道去哪里可以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资料,所以就得有导航网站。
点击小蜜蜂上面的“网址导航”之后,会在浏览器里打开一个分门别类列出了各种各样网址的页面,然后鼠标点击感兴趣的链接就是了。
这个页面做起来非常简单,汪新只花了两个晚上就做好了,然后就上传到了服务器。而之所以想要做这么个东西,则是因为之前他上了那几个月的网就是有不少时间浪费在用在找实用网址上面的——从人家那儿要来的那个网址和列表不够他用的。
汪新就想,连我这个会玩网络的人都这样,那刚开始上网的不更抓瞎?于是就给小蜜蜂设计了这么个功能,本来只是放在一个不怎么显眼的角落的,却没料到竟是这个功能受到了最多的关注。
到了四月底,当小蜜蜂的号码已经被申请到1o93oo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亮剑:我有一间小卖部
扶摇直上
全球末日:我有一座随身农场!
最仙遊
将军总被欺负哭
暮色沉溺
医妃权倾天下元卿凌宇文皓
柯南里的不柯学侦探
快穿之系统总想搞事
狂女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