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六章:朕意已决(2/4)


百余人的名字与分数,房玄龄念了差不多有半刻钟的功夫,速度并不快。

分数最高的是许靖,八十分,最低的则是敬播,仅有四十五分。

百分制下,这样的分数竟然能够通过第一轮,只能说明此界考生整体实力的差劲。

但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在这一万多人的考生群体中,也仅有这一百余人稍稍符合一些李元吉的要求。

对于这个结果,房玄龄等人选择了沉默,他们无话可说。

“是骡子是马,总要拉出来遛遛才知道,你们当中甚至有人的前两张试卷得了零分,但这并不重要,那些东西都可以学,朕看中的是你们的策略。”李元吉当即说出了选择他们入围的原因。

以上官仪和敬播的分数,他们很容易就被镇北书院的学生给刷下去。

毕竟前面两张试卷对于他们来说简直就是送分题,没有丝毫的难度。

但是此次镇北书院那边,依旧有十余人被拒之门外。

实际上李元吉对这次人才的选拔,最看重的是关于时务策方面的考验。

前面的两张,实际上是可有可无,有则不多,无责不少。

而前面所说的,有些人只算半个自己的学生,原因也正是因为这个,他们没有系统性的学习过镇北书院的内容,但是在将来,他们必须要掌握这些知识。

“敬播,朕且问你,倘若境内百姓因饥荒而造乱,你将如何应对?”敬播的分数最低,但却给李元吉留下了最深的印象。

与他的好友上官仪相比,李元吉显然对敬播更加陌生。

敬播有些愣神,没有想到自己会被皇帝点名询问,一时间竟有些慌乱。

手忙脚乱的从队伍中错了个身位站了出来,脑子有些错乱的拱手回应道:“学生以为堵不如疏,应及时与四周临县进行沟通,若有接纳能力,则安置部分百姓过去,若无接纳能力,则……则像更远,灾情不明显的地区长途转移。”

“思路是对的,但具体的做法却不切实际!”李元吉暗暗摇了摇头,答案与试卷上的做出了稍稍的改进,但这种方法依旧不太实际。

“朕目前接到的消息是,旱情将席卷整个关中,中原,以及周边的其他州县,你认为,有哪座州县是可以接纳的?你又从哪里来的粮食支撑百姓长途转移?”

“谢陛下教诲,是学生思虑不周。”慌乱的敬播连忙表示感谢。

紧张之意依旧席卷着全身,能够在这种场合说出这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唐朝最佳闲王】最新更新章节〖第二五六章:朕意已决〗地址https://wap.xbqg888.com/135/135561/265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