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八零章:花样作死侯君集(3/4)

每三个月,就要与相邻的营区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演练,协同训练等科目,每一年,需要进行一次更大规模的演练,这个演练少则一万人,多则两万人,配备炮兵。

而每一年的演练,则由宁远将军负责,再往上则是每两年进行一次的大演练,由中郎将负责,每次参与的军队人数至少也是四万人打底。

基本上也就这样了,再往上的话,那些将军们平时是没有军权的,修身养性,研读兵书即可,他们这些人在接到任务之前都是这个样子,唯独苏定方之前几年一直在西域这边。

更要命的是,这些将军的位置并不是固定的,更不可能像县令那样一做就是几年十几年的。

游击将军每年换一次,这次你在关中,下次说不定就去了北边或者南边,完全是打乱随机分配的。

宁远将军每两年换一次,中郎将则是每三年换一次,人员频繁流动,也就意味着这些高层想要发展自己的人脉,是根本不可能的,这类人就算是干的好要晋升,也是晋升到别的地方。

所以,无论从哪个方面来判断,只要他们这些人不自己作死,李元吉就不会去收拾他们,这一点是无需质疑的,几年的时间,他们也都看出来了。

真正让苏定方下死手的原因,是因为侯君集的抢夺行为。

唐军是天朝大军,是圣军,军纪言明,待遇丰厚的军队,自然不能容忍抢夺这种行为。

而这种禁令也更是在军规中写的一清二楚,在座的所有人也都谨记这一点,就算是抢了,抢回来以后也是登记入库,交由后勤辎重将其运回纳入国库。

士兵们也根本不担心交上去就什么都没有了,朝廷又不是饕餮巨兽,只进不出,该给的奖赏,一点也不会少,所以完全没必要这么疯狂的去抢。

也只有这个自持牛掰多年的侯君集,才敢仗着自己的身份以及立下大功的心态去不顾及军纪,依旧肆无忌惮的去抢。

当然了,除了侯君集这种人以外,其他的将领还是比较注重自己的名声,比较清高一些的,他们根本不屑于去抢那些东西。

与其将精力放在抢夺上面,倒不如多花些精力研究战阵局势,立下一个大功,单是皇帝的奖赏就不比这些少,而且还有机会得到封爵什么的。

就算他们都是国公,已经再无进一步的可能,这也能提高自己在皇帝眼中的地位。

当地位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他们的战功是可以转移到子女身上的,程家的二小子,不就被封了爵吗?这也是很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唐朝最佳闲王】最新更新章节〖第三八零章:花样作死侯君集〗地址https://wap.xbqg888.com/135/135561/399_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