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很有男子汉气概(2/3)
。
营建东都洛阳、开凿大运河,通漕运筑建粮仓,置关防,开驰道,制定礼乐等等诸多举措,杨广的目的都是为了加强政治军事南北文化的统一和融合,同时也在为御敌吐谷浑突厥高句丽做准备。
一个以洛阳为中心,完整连通长江、黄河、淮河、海河、钱塘江等自然河流的水路体系,一条千百年都担当着南北交通大动脉的重责,对隋唐宋元明清历朝历代的政治军事文化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作用的大运河,怎么能说作用不大。
唐朝和隋朝一样,政治重心在长安,经济重心在江淮,充分利用了隋朝开凿的大运河,将江淮财物运送到了北方,其后唐宋元明清亦是如此。
在隋之民不甚其害,在唐之民不胜其利也。
这是一些后人对大运河的评价。
人们对运河赞不绝口,千百万子孙后代赖之以生存,历朝历代的君王频频维护疏通运河,让其一千多年以后还担当者运输命脉的重任,这条运河的发起人杨广,却留下了千古骂名。
功过是非,功是功,过是过,他有过,但功绩也是实实在在看得见的。
杨广目光一直盯着贺盾,没漏过她脸上一丝表情,不用猜都知道她对此事也是有意见的,毕竟他的妻子是是逮到机会就苦口婆心的人。
贺盾知晓自己的意见作用不大,他还是会照着自己的政治抱负一步步往下走,不过她并不会在这件事上阻拦他。
不管杨广所作所为结果如何,但他确实一直拿秦皇当偶像来看的,他自小熟读史书,渴望有秦皇一样的丰功伟绩,他虽然不说,但贺盾现在还记得初初相遇那会儿他说秦皇十三为王不必用年纪小觑他时的情形,他现在有大刀阔斧的实现自己抱负的条件,哪里会因为朝臣有阻拦便撒手不干了。
再者他在朝中亲信势力威望极大,臣子们最终也拗不过他。
她期待这条运河的落成,不会阻拦他,只是想让他稍微改变一下方式。
贺盾斟酌了一番,看着杨广道,“首先阿摩,几千年以后,这条运河和万里长城一样,并列称为天[朝最伟大的三大工程之二,举世公认的文明奇迹之一,后人引以为傲,如果说秦始皇是万里长城里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那阿摩你便是大运河里最耀眼的那一个。”
贺盾说的是事实,语气笃定真诚,“它发挥的功效现在的人看不到,或者近期近十年看不到,但这确实是一件很伟大的事。”
杨广不自觉放轻了呼吸。
认识贺盾以来,这是她夸人夸得最厉害的一次,并且语气真诚笃定,看着他的眼睛明亮,就像她对他的爱慕都堆叠在这一刻一般,看着他目光里的感情又专注又深刻,火辣热烈,她说得那些话反倒不是重点了。
杨广身体发热,察觉自己耳根也跟着发烫,甚至觉得她又漂亮又可爱想抱来怀里亲吻,心里道了句色令智昏,堪堪还有那一丝理智勾着他没彻底沦丧在她的美人计里……
杨广清咳了一声先别开了目光,又看了她一眼,缓缓开口道,“阿月你想说什么直说便是,前头做了这么长一段铺垫,后头是否跟着但是可是然则几字。”
贺盾冷不防被戳穿,差点没被自己的口水呛到,脸发热,辩解道,“阿摩我说的是真的,没有骗你。”
他倒不是以为她说谎。
杨广看她实在可爱,忍了忍还是朝她伸手道,“你坐过来,朕听你说,可是什么。”
贺盾点点头,坐过去被杨广拥进了怀里。
贺盾觉得杨广心情不是那么糟糕了,便从案几下头摸出了一本册子来,一边翻一边道,“阿摩你计划四年之内就完成这么一项庞大的工事,实在太赶了。”
百姓朝臣都成了他手里的棋子,他丝毫不顾惜他们的死活,他让摆哪里便摆哪里,苦不堪言,再加上后头设置的那些粮仓,堆放的都是从百姓手里搜刮出来的民脂民膏,百姓们过得太苦,长时期处于高压紧绷的状态下,一旦有贵族权臣揭竿而起煽风点火,势必要跟着造反,这是动乱的原因所在。
贺盾抽出了一张纸,指给杨广看,“百姓们太苦了,阿摩,我体力算不错的,对劳动也不排斥,在劳役上待了一天,觉得我能承受的力役极限就是这么个时长,这么个工作量……”
“我也混在里面问了问大家,这个时长、酬劳都比较合理,真要按照阿摩你这个进度计划安排,动辄发丁几百万,劳役时间长不能休息不说,还耽误了春耕秋收,长年累月下来,就是数千万人的生死大事了。”
杨广一语不发,赋税和徭役都是理所当然,当初修建东都洛阳之时,听从了她的建议不说,还让她招募的那群医师随役待命。
这么一场浩大的工事,一两年下来竟是没出现太多的伤亡,力役们有饭吃有粮钱拿,有病痛的还能治好了再回家,大多都乐呵呵热热闹闹离开了洛阳,这么一件稀奇事,天下啧啧称奇。
这件事有利有弊。
好的是他的‘贤名’又上了一个台阶,万人称颂。
不好的是他现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东晋北府一丘八
给偏执狂男配献个吻[快穿]
悠闲人生
重生之自重
天字第一婿
穿书之女配自救指南
给偏执狂男配献个吻[快穿]
弃妃不好当
修仙为红颜
魔帝宠妻妖娆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