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574章 精简官员(1/2)

中华六年,公元1127年。

年假后,初八第一次大朝会,一级内阁和二级内阁共二十七位内阁大臣。其中只有海军大臣和陆军大臣缺员,其余尽数到齐。

一级内阁:

首相:吴用

国防大臣:陈良

财政大臣:林守成

工建大臣:沈楚生

农政大臣:高光平

外交大臣:胡媛

商务大臣:鲜于光

司法大臣:李纲(负责制定司法)

育教大臣:赵跃

二级内阁十八位:

海军总署大臣:赵长河

陆军总署大臣:陈良兼任

银务大臣:钟涛

最高司法法院大臣:管卫

廉政总署大臣:冯海(监官民政官员)

警务总署大臣:曹宝

税务总署大臣:宋先平

卫生大臣:周官(下辖军医署等)

官报媒体总署大臣:陆余

人口和计育总署大臣:陆友明

审计总署:康宝荣

体育总署:邓子行

水利总署:关鹏玉

交通运输总署:隆士德(含海船、河运、路运、铁道等各部公署)

律法总署:丁忧(负责使用司法,通常和警务总署一起执行公务,必要时会牵涉到内务署。)

文化总署:、温泰有

常备武装总署大臣:唐作海(下辖中华武装招兵办公总署--吕成等等)

联合参谋部总参谋长:崔振

除了一、二级内阁,朝廷另有例如政议院(相当于御史台),军机监察署(监察军部,属于文官体系)、锦衣卫、内务署、秘书机要总署这类机构,不列入内阁大臣班列,虽然级别高,但不能称“大臣”,只能称为总署长。

大朝会开了一天,主要就是把目前中华国已吃下的领土进行再一次划分行省、市、县,确定名称---因为现在很多行省依旧沿用前朝的前缀,而且有些地域太大或者经济、人口比重太高。

首当其中的就是两浙行省给砍成了一大一小,把松江府给独立出来,设为松江经济特区。另外还有香江区(香港那一片港口)、琼州区(海南岛)、旅大区(旅顺半岛)、海参崴区、库页区、兴安岭区、于巳尼区、巴尔瑙尔区、玉树区(现下时代的黄头回纥国)、孟加区(后世孟加拉国如海部分和大理国接壤的地区--尽管还没打下来--尽管内阁大臣们也不知陛下为何取这个名字)、阿尔泰区(阿尔泰山脉西部和将来要吃下的部分黑汗国富裕地带)、银川、黄鲸岛(后世韩国济州岛)。

一共设了十四个经济特区,可以看出,这些经济特区要么是入海港口地带,要么是进入内陆的关键船舶口岸,要么是战略要点。

这些地区既然定名为经济特区,自然是朝廷要显现出治理其地,大力投资发展经济的决心了。

另外,便是朝廷重新把领土作规划,包括目前暂未打下来,但一定会打下来的国家、民族。

划分出:江浙、福建、东广、西广(东西广是拆分掉了广南东西两个行省,后世的南宁)、贵云(把成都府行省的入江口辖进去,与汉中一起洞开川蜀的北、东大门)。

川蜀、贵宁(后世昆明)、江南(原江南西路)、荆南、荆北(把夔州拆分掉融入荆湖南北两个行省,部分也给了贵云省)、淮西(后世安徽)、淮东(后世江苏)、河南、安陕(原京西南路,包含部分夔州路和京畿路)、甘肃(西夏国,把盐州、宥州、韦州、洪州等六个州拆分出来融入安陕行省)。

秦凤(这个改动较大,拆了东部给安陕,不过把黄头回纥国和部分吐蕃东北低原地区给融入进去,其中玉树特区不受行省管辖)、河东(差不多大小,部分剥离,相当于后世山西)、河内(后世内蒙一带,不过和河东行省中间夹个银川经济特区。关内大同府周边到河东省接壤地带和关外奉圣州)。

天津(燕云/辽国南京道)、北津(辽国中京道)、东蒙、西蒙、外蒙(西起巴尔瑙尔经济特区,东到库页经济特区、中间还有个于巳尼经济特区,是唯一一个拥有管辖三个经济特区的行省,毕竟地盘狭长,只能靠贸易发展了)。

在干掉金国后,为防止黑山白水里再出什么契丹和女真,把辽国东京道拆分成:辽东(后世沈阳)、长春、安兴(后世哈尔滨,现下是把兴安岭东、南囊入进去,地图形状像一把菜刀。东京道的呼伦贝尔大草原割给西蒙。)

此外,还有夷州(台湾岛)、夷北(北海道大岛)、马六甲行省(靠印度洋一侧的半岛,另一侧半岛准备让给蒲甘国殖民,弥补分割它的孟加拉特区的损失)

所以,一共重新划分了29个行省,280个市和5个知郡(东西南北中,五京的郡级市),956个县(北宋末年有将近一千五百个县,中华国现在很多小县被降级为镇或者跟附近的乡镇合并成满足人口两万以上、八万以下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这个系统实在太给力 乡春故事 古代末世的文弱书生 林尽染傅墨寒 狐狸未成精 恐怖进化 娱乐之荒野食神 七零军嫂奋斗生活 都市之至尊沈天君 我在遮天请老祖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