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647章 日本的动乱(1/2)

独裁者想要长治久安,必然会实行愚民政策,而这只能解决内患却解决不了外忧。长此以往,国力下滑,迟早沦为他国砧板上的鱼肉。

一夜促膝长谈,张林不知自己的大儿子听进去了多少,更不知道将来他会如何选择。

元武二十七年,辽东铁路历史六年建成开通,而津荆铁路才修到一半,京昌铁路更是只修到开封一带。

数百亿元财政支出,共计铁道线四千七百余公里,将近两百万劳工维持日以继夜地努力,虽然全国交通网络才刚起步,但带来的回报是感人的。

光辽东铁路每日货物吞吐量就达到两千多吨,大大提高了工业带上下游产业的效率,国民收入明显上涨。

这一下,南方地区明显不乐意了,朝廷自开国以来多少优惠政策先行紧着西北地区实行,铁道大动脉的贯通让北地经济一下子就碾压了南方诸多行省,肯定有人要出来参议。

国会为这事吵翻了堂,内阁只得临时变更津荆线的部分铁道线路,临时开通一段从开封直奔广南广东二行省的铁路。

东北、山西的媒铁资源迅速往东南内陆地区转移,修一段铁路,哪里的经济就跟着腾飞,工厂日夜开工,码头上货物源源不断。

世界太“饥渴”了,欧亚战争的带来的效应不光是粮食武器,众多五金工具,就连绳索、铁箍木桶、配套的马车都是海外诸国抢手货。

对应的,则是商业繁荣带来的对海洋运输业的苛求,在此情况下,朝廷做出重大让步,允许沿海船厂开工生产运输型铁甲船,但不得超过千吨级。

这类跑远洋商贸的船只基本上都是结伴而行,因为要考虑海洋季风气候和洋流,很少是落单的。近年来流窜于马六甲海峡的海盗日渐兴起,商船的安全得不到保障,中华国倒是派出海军清剿过几次,但海盗船就像庄稼地里的韭菜,割完一波又一波。

虽然孟加行省到天竺半岛的海湾是中华国的地盘,出海口是有的,但是行省链通内陆地区的道路--尤其是铁路并未开通,而且短时间内也没有开通的趋势,所以船队还是走马六甲海峡直通两广和海南一带。

在这种情况下,武装商船的需求是比较大的,船队或多或少都要带几十杆枪和几门小炮来驱赶火炮,市场对退伍军人的需求量较大。

内阁曾对武器开放给民间存在疑议,认为这样会不会爆发不好的动乱事件,然而这么多年过去了,国内治安环境比没开放热武器之前还要好,不得不佩服元武陛下的智慧。

武器是死的,人是活的,管好人比管好武器更重要。

禁刀禁枪,那就是国家公信力的缺失,国家法律的不完整,国民素质的不完善,说再多就是国家综合实力不行。

张林有时候会感慨这宋朝的文化思想确实还没有被儒家所腐烂,多有唐风侠骨,若是当初在金蒙铁蹄下苟且偷生上百年,民族之魂就真的磨灭了。

所以你可以看到,自儒学大成后,封建礼教毒害了一代又一代人,新朝代的进步是一朝不如一朝,不断在吃老本的基础上退化,渐渐被海外各国所赶超。

张林对打压儒家和佛教一点儿也不后悔,他不把这批毒害民族之魂的宗派给屠杀掉就算仁慈了。也亏得这些人知趣,见情势不妙就老实安分下来,否则难逃一死。

就在大皇子张念乘坐北海舰队旗舰“北风号”三千吨铁甲舰前往北美督府实现人生抱负的时候,日本国爆发了以平氏和藤原氏家族为首的家族动乱。

前些年,鸟羽上皇在东大寺受戒成为法皇,再早些年逼迫崇德天皇把皇位让给他跟藤原得子的爱子,也就是近卫天皇。

这一系列的皇位更替早已把各大氏族的人心搞得不齐,虽然鸟羽掌握实权,但其实受到各大家族的牵制不小。尤其是近些年,平氏和藤原氏势力暴涨,近卫天皇受制于这两个家族且暗中有中华国在其中推波助澜。

虽说近卫和藤原有血亲血缘,但涉及权利之争,亲儿子都得站一旁,更何况是个外子呢?

平氏和藤原竖起为民大旗,宣传上任上皇、白河法皇、鸟羽天皇之间的狗血乱伦败德的故事,要建立新的日本国,加入中原大国主导的东亚盟约。

义军在一只看不见的大手的推动下,武器装备和粮草数以万计地支援过去,百姓们得了实惠可认不得什么天皇和法皇,只知道哪边给粮给钱就去哪边打仗。

在这种情势下,但凡有点眼力价的家族都知道幕后主事人是哪个国家,纷纷跟日本皇室划清界限,暗中为自己谋利。

如果是另一个时空的日本,张林倒还有兴趣亲自下场玩一玩,但这个时空“可爱”的日本勾不起他的兴趣,直接交给内阁、军机署去办理就可以了。

他最近跟皇家科学城附属高中的一个叫田灵的小妹子打的火热,老实说,他一个年近五十的老男人都够当人家爷爷了,实在是没心思搞这种老牛嫩草的把戏。

但奈何这小姑娘情意款款,通过内部书信方式表达了海一般的深情,更重要的是,这小姑娘是个天分极高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重生女配菇凉 玄幻:病太子召唤诸天,暴压天下 读者和主角绝逼是真爱 极品玄帝 认错男神后我被盯住了 娇满甜园 农家状元郎 总裁腹黑:小妻请进门 地主家独生女 坐忘长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