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五章 一血给了海商(1/2)
地官和冬官一脸懵逼地匆匆来见,心里更是砰砰乱跳。>
武老太太多狠一人,两位是怕啊,怕这老太太一急眼,临登基之前,拿他们两个开刀。>
可是入官一看,两人都愣了。>
武老太太现在的形象可不太好,凤冠是歪的,整个人就坐在一堆乱纸之上,边上还放着一口大箱子。>
“参......参见圣后。”>
武则天头都没抬:“你们来了啊?平身吧!”>
二人一看,心下略松。看样子不是找茬,好像真有事。>
“不知圣后急诏臣下,有何差遣?”>
“嗯。”老太太这才恋恋不舍地把头抬起来。>
“关于仓窑之事,与二位商量。”>
接下来,武则天把从吴宁那看来的图表,还有番邦海商千万倍厚利之事与二人一说。>
好吧,这两位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可是,这个事......两人都有点为难。>
一个是专管官窑的工部,一个是管财政户籍的户部,有些事其实早就知道,这瓷器出海厚利也不算什么秘密。>
可是,没办法啊!>
“此事不是那么简单的。”>
“哦?”武则天一皱眉头,“怎讲?”>
工部属臣道:“这外邦海商运抵海外的瓷器利润是高,可是咱们大唐对这笔厚利却是无计可施啊。”>
“毕竟......毕竟海商远航本身就有高额成本,若我方妄自加价,人家无利可图,也就不做这笔生意了。”>
“而且......”户部侍郎也道,“而且我大唐官窑针对的是大唐百姓,并无藩商直接与官属交易。朝廷总不能......与民争利吧?”>
武则天一听,玩味地露出一丝诡笑。>
“那就没有别的办法了?”>
“没有。”二人齐齐摇头。>
谁不想多给朝廷增加点收入,也好立上一功。可惜,真没办法。>
“唉!”>
武则天闻之摇头,极为失望。>
低头看着吴宁的奏本,突然蹦出一句低语:>
“你们啊,还不如一个十六岁的孩子!”>
“啊,啊!?”两人登时汗就下来了。>
我的圣后啊,这话可不是随便说的好不啦?!>
“圣,圣后说什么?”>
“没什么。”>
武则天头也不抬,“回去拟一个章程。”>
“凡番邦商贾入唐,按所载货物价值课以海税。香料、琉璃等富贵用度,数倍取之,谓之奢侈税。”>
“离港之时,若载大唐货物,仍按价值取税。一税其三、其五、其十不等,谓之离岸税。”>
“去吧!”>
“具体多寡,你们详细议过,递个折子上来。”>
“......”两人都听懵了。>
急声下问,“那,那我大唐商贾出海?”>
二人第一个想法就是,真收这么高的税,那泉、福、广等沿海诸州的商贾哪还有活路?>
毕竟唐人出海走商,虽说罕见,但也不是没有。>
只是,不等二人说完,武则天已经不耐烦地打断,“唐商出海,不在此列,另起税额!”>
说到这儿,武则天微微抬头,笑了。>
“说不定,唐商出海......还会另有贴补。”>
“......”>
“遵....遵旨!”>
这回不是懵,这回是彻底傻眼。>
特么这么个绝户计,到底是谁想出来的?>
二人都不是笨人,一下就想明白了其中关键。>
外国人收重税!国人轻税,说不定还有贴补?>
这里外一对比,相差远了去了。>
不就是逼着沿海商户逐利下海吗?>
到时候,唐商的东西从成本上就比番商有竞争力,那谁能霸占海路?那所谓的千倍万倍的利润又进了谁的腰包?>
这招实在是太绝了,不但为朝廷增加了税收,而且还把海路彻底掌控在了唐人手中。>
......>
呵呵,别说这两位大唐官员有点傻眼,这要是唐疯子在这儿,估计也得懵。>
还得大骂一声:“mm!!”>
他特么的使了那么多年的力气,花了无数的钱财,赔上了最好的兄弟,还亲自带领舰队远征了一回地中海,才让大宋走向海洋。>
可吴老九倒好,几张纸就把这事办了?>
疯子很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扎纸匠
太子家有朵霸王花
美人怨
重生美国大富豪
捉诡二十年,我进入了惊悚游戏
就是要开挂
道人赋
烈焰邪神
倾世女帝
快穿之男神,有点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