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六章 早晚杀了你(1/2)
“放心,圣后不会杀我,至少暂时不会杀。”>
说完这句,吴宁不想再在这个问题上纠结,“说到哪儿了?”>
太平略一思索,“鼓励海商说完了。”>
“该是......于藩商之道,应东紧西放。”>
“这又是为什么?”太平一脸的不解,“东紧西放?是不是海上的藩商贸易从严从重,而从西域陆路而来的商贩却另眼相待?”>
吴宁点头,“正是如此。”>
“可如此一来,藩商从海上的利润降低,不就逼着他们走陆路来唐。那样,朝廷的税收不就减少了吗?”>
“表面上看是这样的。”吴宁拿着那本奏折上提取出来的重点,给太平讲解开来。>
“可实际上,因为地域的关系,有些外邦商人是必胡走海上的,他们别无选择。”>
“西域宽松的政策,只是逼迫那些从陆路也能来唐的商人,走丝绸之路通商。”>
“况且,一但大唐海商占据了海路,陆路就成了外海商人入唐最好的选择。”>
“不懂。”太平慵懒地靠在墙边,“若是西域来商也收重税,大唐财税岂不更高?为何多此一举?”>
“不懂我可以教你。”吴宁颇有耐心,指着纸上道,“你说增加那点财税若和西域稳定比起来,哪一个更重要?”>
“哦??”>
太平稍稍提起一点兴致,“好像是稳定更重要些。”>
“对嘛!”>
让丝绸之路更加繁盛,把西域各国和大唐更紧密地用商业手段联系到一起,这对大唐来说才是最重要的。>
.....>
——————————>
“东紧西放???”>
远在千里之外的武老太太也同样思索着这样一句话。>
老太太似乎有点明白吴宁的用意,可是又抓不太准,赶紧从箱中翻出下一张纸。>
“......”>
结果老太太迷糊了,“这又是什么法戏???”>
只见纸上,乱七八遭全是她看不懂的墨线。>
好吧,这叫曲线图。>
吴宁把年代流逝当成x轴,以银钱数额当成y轴。>
然后,把近六十年来大唐与西域各国的贸易额度,还有发生冲突、劫掠之时,边境各州损失财货多寡,做成了一个双曲线图。>
这东西武老太太第一次见,哪能一下就看懂。>
可是经过吴宁的细微讲解,加上天资卓绝的悟性,武老太太很快就发现了其中端倪。>
她发现,代表贸易的那条线,一但到了走势很高的年景,那代表边境摩擦、蛮夷劫掠的那条线,就会走势很低。>
甚至贞观后期,西域商路昌盛的那几年,边境几乎就没发生什么战乱。>
而相对的,一但西域、吐蕃这些年发生什么灾害或者贸易减少,那两条线就正好倒过来了。>
“这倒是有趣!”>
武老太太沉吟了起来,“他想说是,因为战争的缘故使得贸易降低?”>
可是,吴宁在这张图里传达的意思,好像又不全是如此。>
他想说的是,这两条线是,是相辅相成的?战争必定会阻拦贸易,可是贸易同样也可能减少战争。>
现在老太太有点明白吴宁这个“东紧西放”的意思了。>
说白了,生存才是最重要的。要是能生存,谁没事儿也不会喜欢和当世最强的大唐为敌。>
这可不是五胡入华,更不是后世的大宋,都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大唐惯你这毛病?>
特么真能追到你姥姥家,把祖坟都给你刨了。>
吴宁是想通过这张图告诉武则天,如果西域贸易能够持续繁盛,西域各国从中得利,可以维持生存,那整个西部的战争投入必然会减少。甚至如果有人要破坏这种繁盛,都不用大唐出手,西域各国就会群起而攻之。>
这可比你追到人姥姥家,刨祖坟的成本要低得多。>
“嗯,不错!!”>
武则天对这一条建议颇为满意,如果能稳定西域、吐蕃各国,那大唐就不用在西部投入大量的兵力,进而把战略重点转向北方的契丹。>
只此一点,这一条建议的重要性,就比海商贸易更得武则天的喜欢。>
......>
可是,欢喜之余,武则天也被吴宁的才华深深的震撼,如此妖人,能放任他在民间野蛮生长吗?>
看着那她还只看了一点点的箱子。>
如果没有这个箱子,她可以一如这十年一般,时刻关注却不去理会。因为这对舅甥对于武则天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傲世丹神
从将夜开始穿越诸天
首长追妻一百次
黑铁王座
柯南之我的侦探系统
重生之谋心
春床鲁班秘传三十六式床谱
四人行
烂尾鼠
超级保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