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零二章 来了群卖石头的(五千字)(1/5)
武承嗣、武三思,还有李旦到底惹了一个什么,他们还真不太知道。>
可是,他们很清楚的是,从今往后,多了一个开府设馆的太平公主,那才是真的让人头疼的事情。>
......>
开府,说白了,就是公主皇子、皇亲贵戚成年之后搬出皇宫,设立府邸。>
设馆,则是这些爱好文学的文艺青年,仗着自己位高权重,钱多的没处花,就网罗一大批人才,专门研究经史子集,汇编著书。>
表面上看,开府设馆并没有什么特别,别说是太平公主,就算是个郡主、国公之类的爵位,也可以建设府邸不是?>
但是,实际上,这四个字是极不一般的。>
因为开了府,就要有家官属臣。名为朝廷委任,可是实际上就是家将家臣。>
而设立文馆,就要网罗人才,形同结党,且是官方承认的结党营私。>
尤其是在大唐,开府设馆更是有着另一层含义。>
当年,李渊立李建成为太子,觉得亏欠李世民,让他设立了秦王府。>
后来的事不用多说,所有人都知道,一个玄武门之变,李二公子不但把大哥干掉了,而且连老爹李渊也没放过。>
靠的是什么?>
靠的是只要是在唐初叫得上名号的能人,秦王府里没有一百也有八十。>
再后来,李世民让李泰开府设馆,著书研学。然后,李泰又开始网罗人才,与东宫对扛,逼得太子李承乾不得先下手为强,造反篡位。>
在原本的历史之中,太平公主、李裹儿,也都是靠开府设馆才逐渐显露峥嵘的。>
太平盛极之时,满朝文武大半是她的党羽。>
说白了,这就是专门用来制衡东宫,或者接替东宫太子之位的。>
谁能开府设立文馆,谁就能在朝堂之上有话语权,甚至染指储位之争。>
特么武承嗣和武三思处心积虑的为了什么?为的不就是那个皇位吗?>
结果,他们还没冒头呢,太平却捷足先登了。>
其中三味,估计只有他们自己能够知道了。>
......>
且不说殿上三人是什么滋味,武老太太又是怎么想的,只说太平公主。>
其实太平早有府邸,可是之前的她从来没想过要涉足朝堂,所以府中属官都是老太太随意派遣的闲官散职。>
比如,陈子昂。>
但是,现在不同了,武则天明确地准她开府设馆,也就是把选官用人的权利交给了太平自己。>
甚至从今往后的“明经”、“进士”两考,太平公主也不再是旁观者、局外人,她可以把自己举荐的人选上去,这样的权力不可谓不大了。>
别看咱们的公主殿下现在放眼朝堂举目无亲,一个帮手都没有。>
可是,最多七八年的工夫,只要再经历两次举试,那从公主府走出去的属官、进士,还有进士属官背后的家族、势力将会极为庞大,将会是朝堂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
吴宁万万没想到,太平公主在时空之中绕了一个圈,最后还是回到了原本的轨迹。>
而且,比原本历史之中的太平更早、更快、更加的迅猛。>
甚至,更为老练通达!>
别忘了,太平是吴老九亲手教出来的,谁知道这个女人黑化之后到底能达到什么样的高度?>
......>
当然,咱们的公主殿下此时完全没有心思想以后的事情。>
回到府中,太平就把自己关在房中,默默垂泪。>
吴宁真的死了吗?>
下山坳那些,憨厚、淳朴的农家男女也真的死了吗?>
尽管她不相信吴宁会那么容易死掉,可是,武承员言之凿凿,又让她发自内心的为吴宁,为下山坳哀戚。>
“你若去了....”>
“谁还帮本宫出谋划策?”>
“谁还能挡在本宫前面?”>
正想着,“殿下。”>
房外的宫人一声告奏。>
太平凝眉向门口一望,先是擦了擦眼角泪痕,这才冷声喝斥:“本宫不是说了吗,谁也别来打扰!”>
“殿下恕罪,实在是事出突然。”>
太平极不耐烦的一问:“什么事!?”>
“府外有个外乡人,说是从襄州来的,连拜贴也没有,却是非要求见殿下。”>
“小的扭之不过,又怕真是殿下故人,只好斗胆禀报。”>
“不见!”>
“是。”宫人颤声欲退。>
“等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爱情公寓之伟大CP后传
下位者鄙
限量版男人
我的老爸是首富
重生之我意成仙
混世崛枭
在霍格沃茨读书的日子
我家竹马超级甜
闪婚契约:贺少的小祖宗又撩又坏
女总裁的桃运兵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