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二章 味道(1/4)
吴宁进京,终归是要见人的。>
八年谋划,可以说,从踏京城那一刻开始,每一种可能,每一道关,都已经在兄弟们的考虑之中。>
可是,吴启有点想不明白的是:怎么吴老九第一个要见的人会是李裹儿?>
此时,楼下已经没什么好看的了,兄弟三人合上雅间的门,坐回桌案前。>
吴启忍不住看着吴宁道:“在我看来,你隐姓埋名八年,今朝出世,总要先知会太平公主一声。”>
“再不济,把狄胖子约出来,当面罗对面鼓,把那老头儿的立场问清楚也是好的,为什么非要先见这个跋扈丫头?”>
想想刚刚李裹儿不把掌柜的当人,对武崇训呼来喝去的霸道样子,吴启就是一阵头疼。>
“这丫头已经彻底变了,就像一颗炸雷,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把咱们都赔进去!”>
“......”>
吴宁并没有吴启那么激动,淡然道:“正因为裹儿的不确定,所以才要先搞定她。”>
吴启凝眉:“什么意思?”>
“我来问你。”吴宁认真地看着吴启,“如果......我们在京师露面儿,有故人或者八年前见过我们的人,认出我们就是房州下山坳的吴姓族人。”>
“那么,你最不愿意遇到谁?”>
“......”吴启略有愕然,随着沉思起来。>
“这个问题我们早就反复地思量过了,洛阳城中,有可能认得我们的,只有三四个人。”>
“太平公主、狄仁杰,剩下两个就是李重润和李裹儿了。”>
得益于当年贺兰敏之的防患于未然,当武氏兄弟到房州之后,吴宁就生了“水疹”,满脸麻子痘与毁容无异,所以,武氏兄弟虽然与吴宁面对面地吃过饭,但是,却还真不知道吴宁长什么样子。>
而李显夫妇虽说是长驻房州,但是,当年的李显可没把一个山里娃子当回事儿。>
那年在吴宁家吃过一次饭,也是和吴宁面对面地呆过,可那之后,除了李重润和李裹儿,李显夫妇就再也没来过。>
而吴启则是更彻底,武氏兄弟来的时候,他正好去娘舅家了,与这些人连照面儿都未曾照面。>
所以,现在京中认得吴宁和吴启的,只有太平公主、狄仁杰,还有李重润和李裹儿。>
要问这四个人里,吴宁最不愿意遇到谁?好吧,那还用说吗,当然就是李裹儿了。>
太平自不用说,拿吴宁当亲弟弟一样看待,感情几乎超越了皇家姐弟之情,与百姓亲情无异。>
狄胖子有点摸不透。>
这位八年前就把他们揪出来了,虽然不知道他到底想干什么,既不告发也不靠近。>
可是,八年都过去了,吴宁当然也不担心他会突然把他们卖了。>
李重润,吴宁也不太担心。>
八年前就看得出来,那是一个直得结交的坦荡少年。>
据吴宁所知,八年前,李重润得知吴家大难,还和其父李显大闹了一场。质问李显为什么当夜就知道情况却不施以援手,毕竟吴家可是救过他们的命。>
而后,以为吴宁他们都死了,李重润还亲去下山坳祭拜,吴家死难者的遗体亦是李重润帮忙安葬的。>
这样的人品,甚至对吴家有恩,吴宁当然也不担心。>
唯独这个李裹儿。>
就这位小祖宗,要是真在大街上或者什么地方遇见,以她不管不顾的秉性,敢直接喊出哥儿几个的真名来。>
......>
“所以啊....”>
吴启既然都能想到这儿了,吴宁也就少了很多的唇舌,“裹儿尚不成熟,万一有什么突发情况,她是不会像太平、狄仁杰那般暂时隐忍不与相认的。”>
“如此一来....”吴宁一边说,一边把桌案上的一个瓷碗推到虎子的面前。>
“咱们当下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与她相认。”>
“否则,现在不认,将来说不定就在哪儿认了。”>
向虎子示意,“去吧,把这个送过去。”>
“哦。”虎子点头,端起碗来,就出了雅间。>
而吴启虽然心里认同了吴宁的说活,但是还是有点担心,“她变成这个样子,还能记得当年的情谊吗?”>
吴宁站了起来,走到门前,看着楼下的李裹儿。>
“我相信,她还没到无药可救的地步。”>
......>
————————>
此时楼下,李裹儿依旧歪坐着,对于邀月楼送上来的餐食,挑挑拣拣,百无聊赖。>
突然,见楼上一个雅间的门开了,随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隐妖
穿书之我还能再咸鱼一点
国色天香
修仙新闻
快穿之我爱咋咋地
武神血脉
网游之短刀行
炉石之种田领主
名门婚宠:晚安,郝太太
青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