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五章 逆转(1/2)
“理智爱国,勿妄自尊大。”>
“认识不足,方知耻后勇!”>
啧啧啧,武承嗣心说,到底是白云先生哈,瞅瞅人家这个水平,一搭眼就是辣么辣么的高大上!!>
......>
当下舆论,表面上看争执不下,一方高呼忠义爱国,另一方则是从自身出发,不肯犯险。>
两方各执一理,谁也说不服不了谁,且非要争出个对错。>
其实,细想之下,这里面哪有什么对错?两方都无可厚非。>
一方主张忠君事,报家国。这是民族美德,也是儒家的核心之重。>
而另一方主张爱惜生命,不肯冒险。这又有什么错呢?人都是自私的,人都怕死,此为天性也。>
可是,实际则不然。争执不下的两边,还是有一点微小差别的。>
说白了,怕死的这一方,不占理。>
毕竟忠义报国那一边占着大义,而另一边多多少少有些自私自利的意味。是以,心中有虚。>
可是,你再把司马承祯这两句话拿出来看看?>
立时翻转啊有木有?武承嗣怎能不佩服?>
你看哈,我不是胆小,我也不是自私。我是时刻保持理智,从不妄自尊大,看清己身不足。>
这样才能奋发图强,更好地忠义报国。>
言下之意,你们叫嚣忠义的却成了莽夫,是妄自尊大!>
“牛!!”>
武承嗣不自觉地竖起了大拇指。>
“太牛了!”>
“先生这两句要是传出去,民情必有反复啊!说不好,还能把那些不知死活的,彻底压下去。”>
司马承祯淡然一笑,却是一句话都没说。>
心中却在吐槽:妈了个巴子的!孟苍生和吴老九让老子来设的到底是个什么局?>
直到现在,司马承祯也没看懂,他那个师弟和吴宁到底是干什么。>
这两句话一出,那不就是把自己往死路上逼吗?>
司马承祯也清楚的很,现在民间的争论,就差在这一个“理”字上面。>
秉承忠义那一派,说实话其实就是占了一大义。其实从人数上而论,远没有自利怕死的人多。>
之所以能撑下去不落下风,靠的也是一个“理”字。>
现在,吴宁等于是把大义让出去了,那还不必败无疑?>
......>
————————————>
事实正如司马承祯所料,这两句话一出,民情果然立时翻转。>
忠义一方反而不再是忠义典范,而成了......莽夫!>
比如那个朱二,近些日子就已经被人喷的体无完肤了。>
“朱二!!怎么说?还抱着你那莽夫行径,至死不回?”>
依旧是那间街边酒肆。>
朱二早不复往日风光,被一群人逼骂得半句也说不出来。>
“朱二郎,我等非是不愿报国拓边,可是凡事都有因果,报国也当需理智!”>
“那靺鞨之地,蛮夷横行,我大周军队又鞭长莫及,难道是去送死吗?”>
一个说完,立马有第二个接话,“就是!!”>
“我大周子民非是蛮人,凡事讲求一个‘理’字!明知不可为而为之,那是莽夫行径!”>
“保持克制,时时清醒,方能奋发而进。这才是忠义报国之良方嘛!”>
“......”>
朱二憋的脸色通红,可是偏偏却半句也无法反驳。>
没办法,前几天他不也是打着报国忠义的旗号,把这些人喷的北都找不着吗?>
可是哪成想,这才几天工夫,倒让他们抓住话脚,驳的说不出话来了。>
强辩道:“诸位仁兄,那话可不是这么说的哈。”>
“靺鞨之地你们谁去过?谁知道是不是真如传闻所说,凶险至极?可莫要听信谣传啊!”>
好吧,朱二还在试图强辩,扳回一局。>
可是,哪有那么容易,一但让私利之心占了上风,更重要的是,他们还占着理。>
那你就算说出大天来,也没用。>
而且,人家也极易反击,只一句话,朱二便要哑口无言。>
“哼。”有人极是轻蔑地斜了朱二一眼。>
“既无凶险,那你朱二郎为何不去报名拓边呢?”>
“坐在此处,说的倒是轻巧!”>
“你....”朱二差点没憋死,这不抬杠吗?>
可偏偏还是,无言反驳!>
这样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傲世神医
江湖鉴宝指南
田园俏医妃
征战暗世界
都市极品修仙系统
宁上仙途
邪色
杨玄苏楠
海贼之最强附身
南宋不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