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五零章 老子要钱(1/2)
吴老九也是日了狗了,你们这帮人就不能来点新鲜的?张嘴就钱钱钱的?>
还我有钱,我可以买地!?俗不俗?俗不俗吧?>
都是世勋之家、高门大户,怎么格局就这么小呢?>
有些东西,是钱能解决的吗?>
这就不是钱的事儿!>
“呼!!”>
刚刚打发走了杨承佑他们,吴宁瘫坐在厅中,很是疲惫。>
“可特么累死了我!”>
太平公主与武崇训在侧,咱们公主殿下颇有几分幸灾乐祸。>
“呵呵,还有你受罪的呢!你那城造方案一天不出,怕是一天也不得安宁了。”>
武崇训则是百无聊赖地研究着太平府上的摆设,插话道:“幸好先生住在姑母这里,否则,还不被他们烦死?”>
吴宁瞟了他一眼,这些天与武崇训也早就混熟了,不客气道:“你怎么在这儿?怎地?李裹儿又把你甩了?”>
武崇训面色一苦,“说是上街采买了,说什么也不让我跟着。”>
吴宁:“......”>
吴宁心说,当然不能带着你了。>
李裹儿是与巧儿一起上街的,用李裹儿的话说,武崇训是认识巧儿的,不能让他知道巧儿在长安,所以不带他去。>
所幸这货心比较大,亦不会注意到什么。>
可是,吴宁深深地看了武崇训一眼,他总觉得,这个看似人畜无害的小正太,其实比谁都聪明,比谁都会做人。>
......>
暂不去管武崇训,对太平道:“这眼见下午已经过了一半儿,我想不会有人赶着饭点儿来走关系吧?”>
太平一笑,故意与吴宁做对道:“那可说不准,兴许就有不长眼的,这个时候就到了呢。”>
正说着,高泰急匆匆的小跑而入,“启禀殿下,上官婉儿府外求见!”>
“谁?”>
三人皆是一怔。>
“上官小婉?她怎么来了长安?”>
吴宁看着太平苦笑,“还真让你说着了。”>
......>
三人不敢怠慢,起身相迎,把上官婉儿迎到府中。>
一番叙话方知,上官婉儿此次来长安,是专程来给宣城公主宣旨的。>
“宣城长公主?”>
太平脸色垮了下来,有点不是滋味了。>
怎么宣城就成了长公主了?>
要知道,长公主这个头衔比她的无论是品阶,还是名望,都高了一个档次。>
不快道:“母皇好生偏心!”>
“也没什么。”在上官婉儿面前,吴宁不能那么随性,只得好言道,“陛下心怀宽仁,这是好事儿,公主殿下当高兴才是。”>
浅台词却是:老太太宽仁,你怎么小心眼儿了呢?>
太平白了他一眼,也因为上官婉儿在此,不好说太多。>
转向上官婉儿,“上官才人此来,不会只为宣旨吧?”>
要是只给宣城传旨,那也根本用不着上官婉儿出马。>
上官婉儿礼貌地向太平颔首,“殿下所言甚是,婉儿此行却非只为传旨,陛下还特地嘱咐婉儿来看看子究先生的城造之务,可有进展。”>
吴宁接话道:“大概年后,方可向陛下禀报细节。”>
“上官才人若是不急回朝,可在长安暂留几日,到时连奏折一并带回去。”>
“也好。”>
上官婉儿居然答应了。>
好吧,按说年关将至,百官皆休,上官婉儿不应该这个时候还忙于公干,武老太太也不应该这么不近人情,大过年的让上官婉儿“出差”。>
其实则不然,概因在唐宋时期,年关并非是最大的节日,冬至才是。>
古人视冬至为寒去署往的节点,也是新的一个耕作周期的开始。>
所以一年之中,最重要的节日不是过年,而是冬至。>
唯有下山坳,因为吴家人的传统与别处不同,才会更注重年关。>
所以,在上官婉儿看来,在长安过年,且多留几日等穆子究的奏折一并带回去,就跟后世端午节在外出差一样,没什么大不了的。>
况且,多留几天也挺好,毕竟......>
毕竟长安不有个帅哥儿呢嘛!>
......>
“还有!”>
上官婉儿想起临行前,武则天的嘱咐,对吴宁道:“陛下让婉儿给子究先生带个话。”>
吴宁不以为意,“什么话?”>
“陛下说,改造长安之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天帝后羿传
大唐初见
超级浮空城
明末钢铁大亨
事情是这样发生的
随身带着暗黑世界
大明:重生皇太孙,祖父朱元璋
黑夜玩家
海贼之分歧
醉枕东都